“真的栓Q……”这句网络热梗的创始人找到了!近日,来自广西桂林阳朔县的70后农民刘涛没想到,去年5月份自己一段用中英文双语介绍桂林阳朔山水的视频,因为略显搞笑的发音而火遍全国,其中结尾表达感谢观看的“栓Q”还成为了一个全网流行的网络梗。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爆红出圈的网络现象,竟然都来自桂林阳朔的一位70后农民大叔。“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Welcome to Guilin, Welcome to Yangshuo, thank you.”此前,一位70后农民大叔用中英文双语介绍桂林阳朔的视频,因其略显搞笑的发音而火遍全国,而结尾表达感谢观看的“thank you”因发音和“栓Q”类似,成为了一个全网流行的网络梗,从而表达一些在互联网无语、尴尬的情绪。
网络信息爆炸的今天,创造一个“梗”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关键在于梗的持久度和影响力,如果能够从小圈子打破圈子之间的各种无形之壁,并被广泛应用,说明这个梗是成功的,而今天蚕豆君就要讲述一个现在非常常见,甚至脱口而出的梗的创始人的故事。
由此可见,网络用语“梗”意指被反复引用、不断演绎,信息量丰富的桥段或流行语。有一种观点认为,“梗”是网络世界对相声术语“哏”的误用,但相比“哏”强调伏笔和幽默,“梗”含有语义浓缩之意,这一点与典故、成语更加接近。在具体使用中,“梗”有时候也会作为合成词后缀出现,这种合成词往往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