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虽说是大一统的朝代,但是后人谈起司马氏的晋朝的时候,都将其排除在外,存在感低到没边,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之外,后面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不仅再次让中原大地陷入战火之中,还让异族开始南下中原,东晋只能衣冠南都靠着世家大族维系自己的统治,可以说司马氏的晋朝烂到大家都不愿意理睬的地步。
今天我们不介绍人物而是来讨论下历史上篡魏的司马氏家族到底是华夏罪人还是结束了乱世的功臣。持续了91年经历了董卓乱京、诸雄称霸以及最后的天下三分,这一段无数英雄征战沙场,数不尽的鬼才谋划天下的史诗终于还是落下了最终的帷幕,归于一统。
曹魏政权最后落于司马家族手中,很多人都认为是司马懿的低调“蛰伏”,让对方麻痹,使得司马氏最终成了最大赢家。但是,成就一件事情,并非有主观愿望就可成事,客观环境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更多时候都是客观环境催生了主观愿望。
#头条创作挑战赛#司马懿是司马家族的荣耀,但也是司马家族的罪人。他凭借一己之力,靠着玩弄权术,将司马家族推上最高贵的宴席,然而百余年后,司马家族却惨遭灭族。那么,在司马家族掌控天下的时代,他们究竟的得罪了谁,以至于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了呢?
晋武帝还采取了具体措施,太始四年六月丙申,他下诏:"士庶有好学笃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推荐有孝心的人到朝廷做官,对不孝顺的人要严厉予以处罚。
历史上司马氏家族到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央,是从公元249年以豢养的3000死士为主要军事力量的高平陵之变开始的,这场政变确实是一个大动乱的起点的,高平陵后的清洗,"同日杀戮,名士减半",司马氏为恶一日天下闻,遗毒巨大,败坏了政治风气,从此原则让位于家族私利,公德让位于私谊,那帮司马氏
今年,在畅销作《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之后,文史作家、书评人张向荣推出了新作《三国前夜: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族的崩解》,从王莽的头颅开始,演绎和追问:“后汉从早期就形成的‘秦制-儒教’结构是何种模样,如何维持?这一结构如何失败,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