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是或者不仅仅只是我们自己,需要在有关宏观经济形势上做出比较稳定的调整。中国和日本都是美元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我们跟美国的市场有直接的相关性,再加上我们所有大的金融机构,都跟美国大的投资公司之间有战略投资关系。
尤其是4月1号要全面开放金融,恐怕需要结合新的情况做反思。新基建仍应按照中央十九大确定的发展方向,投向生态文明战略转型,国家投资尤其要利于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投向三农、生态空间资源的价值化,而不是按照过去粗放的数量性增长,加强已经过剩的部门。
温铁军曾经直言,中国被美国扒了两层皮,还有人妄想中国做美国的助手?在建国之初的时候,国内百废待兴,而美国都搞起了马歇尔计划,还筹备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咱们都在想着如何让国内的百姓吃饱穿暖,而人家已经染指全球战略,这种差距不可谓不大。
要高质量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仅需要对标“十六字”方针总要求,还应当着力做好两个高质量衔接,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战略下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在疫后时代做好国家战略的高位衔接,具有服务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调整方针的现实意义。
八月《陈平对话温铁军:重新审视土地与文明》节目上线,网友反响强烈,纷纷表示会“二刷”、“三刷”。因为节目制作方面的缘故,视频对两位老师的发言略有删减,所以我们特别将温老师关于农业问题的思考及建言完整呈现,以飨读者。
导读:2020年11月28-29日,由观传媒打造,观察者网和观视频工作室联合主办的2020《答案》年终秀在上海商城剧院举办。 在“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部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陈平通过远程连线与现场对话。
80年代,撒切尔与里根在全球播撒新自由主义的种子,发达国家产业资本大量外移,随即进入到金融资本时代,伴随着90年代冷战结束后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军转民”,世界进入到以金融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金融资本全球化时代”。
194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时候,第一次危机其实是民国追求现代化败亡而延续下来的。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接手东北的三大城市——黑龙江、吉林、辽宁的首府,进入天津,和平解放北平,南下沿长江的上海、南京、武汉一系列的大城市解放之后,陡然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跟民国政府承担严重的财政负担是
我们现在的乡镇一级,留守的人员都是老弱病残者,大部分劳动力都是外出打工了,农村已经空心化了,靠近城市的,都已经完成拆迁,被开发商赶进了城市中,已经成为城里人了,但是我国还有绝大部分的乡镇依然停留在90年代的水平中,城市化的触角离他们还很远,因此还是用原来的思路等着发展是不现实,只能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这就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12月4日的《中国正在说》中,著名学者温铁军就人民币“入篮”与维护货币主权问题作了精彩演讲,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一员后,人民币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及维护货币主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