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获知的信息,早在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
作为一个本科已毕业多年的“老油条”,既没有体会过天临X年的艰辛,也没有苦尽心思给文章降重的经历,但时至今日我依旧不明白,强制所有同学完成毕设,最后创造出一大批“学术垃圾”,这一系列的行为,到底意义何在?前几天看到吉林省公布了上个年度本科毕业论文的抽检结果:不达标论文占10.57%。
近日,教育部公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2021年1月1日起,本科毕业论文每年抽检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如查实毕业论文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将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
又是一年毕业季面对关乎能否顺利毕业的最大挑战——毕业论文不仅应届毕业生们“提心吊胆”往年的毕业生们也惴惴不安近日,有一网友在某社交平台发帖称毕业一年后毕业论文被抽检不合格要求重新修改图源:微博网友还表示现在很担心修改后不过会被取消学位证书图源:微博相关热搜话题下网友们纷纷表示“大
澎湃新闻记者 袁璐 实习生 陈诗艺 李夏妍编辑 黄霁洁看到AI检测系统里,毕业论文成片的红色和黄色时,舒然感到“欲哭无泪”。她在心里反问自己:难道我长得这么像AI吗?在舒然两万三千字的论文中,有几十段文字被检测出“中风险”和“高风险”。
作者|罗东这是一个“憋”毕业论文的季节。多少人为此废寝忘食、肝肠寸断。即便不是应届毕业生,也可能在准备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或准备写论文发表。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延期开学,豆瓣上有书友甚至调侃不少学生和老师在家“生产论文”,过不了多久,学术期刊的投稿邮箱将拥挤不堪。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实施细则》,《细则》明确了《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评议要素》,要求我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