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的祖父石首县四区十乡红军教导连连长胡宏林、叔祖父沿河独立团政委、黔东独立师第一团政委胡宏升、红军战士胡宏德三兄弟,相继在中共洞庭特区、黔东苏区、洪湖苏区为革命牺牲了年轻的生命,表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红军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与敌人英勇斗争的献身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家史。
黄勇/文胡姓|庐陵胡氏:胡铨去世前立下家训: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在宋朝,庐陵胡氏除值夏胡、南城胡、禾溪胡3个宗派外,还有其他支派的胡氏家族,涌现出了屡建军功的胡晃,断案分明的胡安道,直谏勇言的胡梦昱,刚直不阿的胡梦虎,忠于职守、鞠躬尽瘁的胡国宝等名人。
作者:周承俊,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三垅人,现上海某外企员工。在本公众号推送《我在凤凰颈挑大埂(上、中、下)》、《百姓故事——我的祖父》、《疫情下的上海》等作品。作者周承俊七十五年前,胡士平与战友们在结束了淮海战役战斗后,一路南下,做渡江战役的准备。
在安徽省绩溪县,一个不大的县城,历史上却出了很多名人,尤其是胡氏家族,更是名人辈出,其中有何秘密?安徽省绩溪县虽然是个小县城,但是胡氏家族在当地非常有名望,后来又分成四支,分别是龙川胡、金紫胡、遵义胡、明经胡,每一支都人才辈出,比如宋朝两个名人胡舜陟和胡仔,明朝一文一武两尚书胡富
胡里光,一位从千难万险的长征中走出来的革命者,却在胜利曙光已经闪现之际,牺牲于震惊中央高层的“柴胡栏子事件”。年仅30岁的胡里光牺牲后,他的妻子写下一封深情的“情书”(刊载于《冀东子弟兵》报并被广泛转载),感动了无数人。
又是一年公祭日。和平钟的回响,行车的鸣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降半的国旗……种种悼念气氛,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坚守和平。其实说起来,一些好的主旋律作品,也是同样的提醒。所以今天,飘就想和大家聊聊一部自己很喜欢,但一直没机会写的经典战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