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俗称尿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尿失禁,国际疾病分类把小儿遗尿症定义为5至6岁儿童每月至少发生2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如何治疗小儿遗尿症,株洲市中心医院医生来为您讲解。
尿床对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常见现象,可是有些孩子尿床可能是患上了一种疾病。医生表示,医学上一般认为,孩子在5周岁及以上时,每周尿床超过两晚,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就可能是患上儿童夜遗尿这种疾病了。医生建议,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在睡前排空膀胱,以增加夜间膀胱储尿能力。
6岁多的小明,聪明乖巧,生龙活虎,胖嘟嘟的好不讨人喜欢。但最近他突然 “性情大变”,不怎么好动了,饭也不好好吃了,还动不动生气,哭闹摔东西,怎么都不愿去学前班了。秋季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这可吓坏了家长,愁坏了老师,又是买玩具哄开心,又是去医院检查,但就是不愿去学校了。
遗尿症最大的危害是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缺乏自信,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比较害羞,处事能力差,不爱和别人说话,而且容易出现焦虑心理,恐惧集体生活,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不想在幼儿园睡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孩子成年后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通讯员 李晓姗 陈婷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小孩“尿床”则是很多孩子和家长共同的难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敏介绍,儿童夜遗尿是指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
夏日炎炎,尤其前几天高温天气,家长带着5岁多的儿子来到门诊,只见才这么大点的孩子,低着头、腼腆不好意思的躲在爸爸身后。其实,儿童尿床在学龄儿童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家长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尿床,这不进步还倒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