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教育自“五四”后就脱离了古代教育制度的轨道,古代教育是以经学、文章、书法为中心的,现在的教育已走入岐途与盲区,亟待改革,教育改革是一项影响国计民生,世道人心的大举措,如何给国家和民族带来青春与活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在9日至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近日,教育部在京举行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这场仪式向公众展示了一堂“特殊”的阅读课: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同远在千里之外的兰州分校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无障碍交流讨论,课堂精彩纷呈、别开生面。
近些年人们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了,教育投资许多家长纳入了家庭支出的最重要的一项。实行义务教育以来有一大部分家长宁花一大笔钱让孩子上私立学校也不去当地公办学校就读,星期天和假期之间报各式各样的辅导班。这种现象是为什么?孩子真得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了吗?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