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我们的白马如果将中国古代思想用神兽的符号来表示,那白马将力压龙、青牛、鲲鹏、蝴蝶等一众神兽,夺得魁首。大家可能不太相信,听锄头慢慢道来。白马在中国自古就有一种神圣的属性,《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
最近网上不少人说中国至今的落后是放弃了逻辑学教育所致的,中国孩子竞争不过外国孩子也是不进行逻辑学教育的锅!是这样吗?先说结论:中国从来就没有拒绝过逻辑教育,更没有拒绝使用包括“逻辑学”在内的思维工具开展逻辑教育的努力和探索!
从亚里士多德到《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查尔斯· 道奇森;再到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先驱,《逻辑的数学分析》的作者乔治 · 布尔;从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弗雷格和英国哲学家伯特兰 · 罗素,再到计算机之父阿兰 · 图灵;全片关于逻辑学发展史的论述,系统、简明又不失趣味。
我国古代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系统的逻辑思想,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注重的是修身治国齐家的道德和政治理念,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等方面的问题,而非像西方逻辑思维那样强调形式逻辑和推理规则。这种差异反映了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
逻辑学,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的智慧结晶之一,其地位举足轻重。早在 1974 年,它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钦定为七大基础学科,更是在 1977 年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荣膺知识五大分科之首。亚里士多德曾言:“逻辑学乃一切科学之工具。
2004年9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以“《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题,提出观点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认为“李约瑟问题”不是伪问题,不是什么西方中心论,而是科学哲学的重大问题。因为中国的经验天文观察和代数学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的基础,没有产生理论天文学可计算可观测的天文学模型,包括托勒密模型-哥白尼模型-开普勒模型,最后建立牛顿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