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本报关于“幼儿如何面对陌生人”的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刚刚过去的双休日,多位家长打来热线电话表示:“不让孩子相信陌生人,我们也有苦衷。”家长们表示,如今社会上针对低龄儿童的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坏人以“友好”形象骗取孩子信任,让人防不胜防。
与陌生人触碰时,假如孩子高声抽泣,绕开双眼,慢慢杜绝陌生人,慰藉自身或遇到父母的怀里,这时候孩子主要表现出“陌生人焦虑情绪”。孩子们对陌生人的焦虑情绪并不是天生就会有的,只是在某一环节忽然更改的。可是,“陌生人焦虑情绪”的出現并并不是一件错事。往往那样说,是由于这类“焦虑情绪”是孩子全面的发展的結果在各个领域。
2015年3月,郑州8岁女童放学路上遭性侵、河南南阳邓州两男孩疑似被姑父带走一死一伤……2014年儿童性侵案件已很让人惊恐,但2015年开始,儿童受伤害事件又不断。孩子的安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遇到陌生人该如何解脱?遇到熟悉的陌生人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2岁宝宝不搭理陌生人被称“认生”带孩子去姥姥家玩,刚好表姐也在。好长时间不见了,表姐家的乐乐都2岁了!还记得表姐怀孕后,啥也不懂,遇到事就找我这个二胎过来人妈妈,咨询了很多产检、孕期食谱和防妊娠纹等知识。宝宝出生后,继续询问月子护理、喂养指南和宝宝护理的知识。我可真是没少操心!
认生是宝宝情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认生,这多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孩子与陌生人接触会有不安的感觉,这种不安及来自于陌生人耳朵表现,也来自于家人的态度,所以温柔一些,多一些鼓励。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大方”一点。可事与愿违的是,当宝宝8、9个月大的时候,会突然变得特别“认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婴儿的发展阶段中,有这样一个阶段叫“认生期”,在这个阶段的宝宝会特别害怕陌生人的接近,这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正值暑假期间,孩子们自由时间增多,面对有陌生人敲门或是在外遇到陌生人应该怎样做好安全防范呢?在此,兰州市公安局特为家长们支招,教导孩子如何面对陌生人。首先,牢记家人电话防走失。在孩子刚学会说话时,就要告诉他家庭地址、爸爸妈妈的姓名、自己的名字。
文| 朗朗育儿课堂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在自己的保护下平安健康的长大成人,但是孩子总有离开家、离开父母庇护走进社会,走向广阔世界的一天。他们需要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有各种各样的陌生人,为了孩子的安全,教会孩子如何面对陌生人至关重要。国内经常出现拐卖、抢夺婴儿的案件,对失去孩
孩子年龄小,辨识能力弱,随着孩子渐渐的长大,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与事,都需要孩子去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并不是一刀切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爸爸妈妈,你们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应对陌生人了吗?
这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因此每个人都离不开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完善孩子的性格,使其内心更加丰盈,生活更加丰富,也会拥有更多的发展与机遇,因此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受人喜欢。
据美国司法部的统计报告,每年有797,500儿童失踪。也就是说在美国平均每天有2,185名儿童被报失踪。其中203,900儿童是家庭绑架的受害者,58,200儿童为非家庭绑架的受害者,余下的115名儿童属于大家所熟知的陌生人绑架案的受害者。
对家长来说,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是头等大事,但是,一些危险往往让人防不胜防,来自“陌生人”的恶意,比如诱拐、绑架等,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致命打击。在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后,孩子必须学会在外面的世界保护自己,教给孩子应对陌生人,是每个家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