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手抓黄鳝:一般从田里秧苗扎根以后到秧子封林以前,即5月初到6月底黄鳝都会从田里打洞出来,黄鳝大多都有两个或多个的洞口,若是较硬的泥土可采用呛水的方式将它逼出洞里的方法,首先看好黄鳝洞(主要是出洞)用手或脚朝一边的洞内灌水,黄鳝在受到水的压力和惊吓以后会从另一边的洞里跑出来。
它长得特殊,生活的地方也异于常"鱼"。它刺少肉厚,肉嫩味鲜,据说药用价值也很高。小时候经常去抓,田间地头,池塘边水渠里到处能见到它的身影。抓了自己家吃也可以拿去换些钱,那时卖的价格还是挺高的,村里有很多人会专门去抓黄鳝,因为那时没有人工饲养。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都不抓改用钩钓了,
这种事情应该是农村小伙伴小时候最爱干的事情,退水后的小河沟两边的洞里头可以说什么都有,就蓑笠哥自己来说就掏到过:黄骨鱼、胡子鲶、黑鱼、甲鱼、耐克马、小龙虾,当然还有水蛇,只不过水蛇无毒也不怎么咬人我们几乎不怎么怕它。
农村有一句俗话:蛇吃黄鳝---找死,说的就是蛇是不能够把黄鳝吃了的,在这里说的并不是说不能吃,而是说蛇吃完黄鳝之后自己也会死,究其原因大约有两种说法,第一就是说蛇和黄鳝的体型相似,都是细长的软体动物,如果蛇把黄鳝吞了,黄鳝整体僵硬在蛇的身体里,蛇不能够游走,最终的结果就是死亡。
其实很多年前我就想学钓黄鳝的,但总觉得的太难,怕学不会,所以一直停留在“想想”的阶段。直到前段时间在江里钓鱼,刚好碰到了一个钓黄鳝的钓友,看了一会儿、聊了两句,感觉好像也没那么难。因为人家钓了5分钟就上了2条,这让我有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于是乎,一回到家就立马置办了装备。
最近,家住徐行镇红星村的村民吴进明有些“上头”,经常一身雨衣雨鞋出门,再抱着一摞塑料笼乐呵呵地回来。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大概知道这是在做什么——捕黄鳝。只见老吴不急不慢地把捕鳝笼堆在墙角处,再端来水桶,逐一打开捕鳝笼塞子。
无鱼鳔这类辅助呼吸的构造,而是由腹部的一个鳃孔,口腔内壁表皮与肠道来掌管呼吸,能直接自空气中呼吸。稻田、小水池、河流、水库都有黄鳝的踪迹,有黄鳝的地区只要有水基本都有有黄鳝活动,春季夏季下雨涨水以后黄鳝喜欢在水淹没的地区寻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