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个行业需要修炼德行,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一个传授知识,一个医治体魄。医生的主要职责是将病患从不健康的状态解救出来,但是医生也涉及传承,特别是依赖手法和经验的中医,有些民间医生积累的医学经验也需要继承,不然有效的医治方法就会如断线的风筝,一去不复返。
自古以来,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可谓是“卓尔不群”,尤其是古代名医留下的经典名方,只要医术精湛,必能得心应手,所处汤药,用之临床,必能随手取效。尤其是医圣张仲景流传下来的诸多方剂,更是博大精深,有一些方剂更是疑难杂症的必备良方。
《黄帝内经》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也就说明,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以毒攻疾”的治病方法,同时也为“毒剧中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神农本草经》也指出,“若用毒药疗疾”,“病去即止”,这也为中医临床使用“毒剧中药”指明了方向。
李济仁 国医大师 (1931.1-2021.3)明清时期的新安古郡,出现了近700名医药学家,近600部医药学专著,其医家、医著数量在当时堪称全国之冠,形成了规模浩大的“新安医学派”。李济仁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安名医“张一帖”第十四代传承人,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