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顾星自然不会再拒绝。“行,我应下了!”“顾先生,老道托大,以后就叫你顾兄如何?”古道长充满善意道。他这是想和顾星结交,其他人,古道长都是爱答不理的。“呵呵,称呼而已,古道长你随意。”顾星极为随意道。别人怎么称呼自己,他倒是不怎么在意。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更号在古装影视剧中数见不鲜,打更也因此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古人的生活风貌。作为古代夜间报时的制度,其流传时间有数千年之久,而巡夜报更的人便是更夫,民间通常称其为打更的,而打更的方式多为打梆子或敲锣。
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 ,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古代时候的计时方法跟我们现代还不同,他们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换算成现在的钟表上的时间,就是每2小时是一个时辰,每天的十二时辰对趁着12个天干,比如子时、丑时、寅时。入夜后计时单位就用更,一夜分5个更次。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传统文化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俗语文化,因其语言的质朴且意义深远,深受我国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喜欢。在学习俗语文化时,许多人把它当作俏皮话,听完后一笑而过,完全没有将其吸收进脑子中,因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多走了许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