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1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接受了湖南日报大众卫生报记者专访。在专访中,他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希望年轻的朋友们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在任何时候身体健康都是第一要义。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接受《科学追光者》专访时,回顾了他和团队在武汉的经历,他直言“穿上防护服就像战士穿上盔甲一样,它是一场战争,虽然没有真枪实弹,但也是面临着死亡,跟病魔做斗争。”
3月26日,张伯礼作为主讲专家,应邀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举办的中医药抗“疫”专家经验全球直播中,与64个国家和地区分享新冠肺炎的中医概念、病因病机、临床症候特点,中西医结合在救治中的作用,循证证据和基础研究进展,9万人在线参与。在此之前,张伯礼的团队还与WHO、世针联、侨联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张伯礼:生为医者中国慈善家杂志记者 陈柯宇这是7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的工作常态。他恢复了一周三个半天在医院坐诊,还得见缝插针地去开各种专家研讨会。对于新冠疫情的关注依然是他的日常。
新华社天津9月9日电 题:国医济世,德术并彰——记“人民英雄”张伯礼新华社记者张建新、栗雅婷、张宇琪、宋瑞古稀之年,出征武汉,身披“白甲”坚守中医药阵地;国医济世,德术并彰,无“胆”英雄宁负自己护人民。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75岁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走路很快,身边的年轻人也得三步并两步,才能跟上他的脚步。他笑称自己“停不下来”,中医药事业是他一生的追求,对他来说,“工作是一种享受,也是我保持健康的秘诀”。过去3年,他一直守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被授予“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
张伯礼,叱咤沙场的中医悍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72岁的张伯礼临危受命 成为武汉战场发挥中医药优势 团结中西医的中医典范 他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继承发展祖国传统医药 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张伯礼院士围绕“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与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从“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新时代中医药的战略作用、中医药的内涵要义及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健康养生等方面出发,带来一场鲜活而又生动的中医药文化课。
“现在,我们又在考虑恢复期的病人。一些出院的病人特别是重症患者康复问题。有的出院了,但还有症状,咳嗽、喘憋、心悸、乏力等;有些肺部感染渗出吸收不完全,有的免疫功能紊乱等。我们就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中医院建立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门诊,专门管理治疗这部分病人。在中国工程院
编者按: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当脚下的红毯向人民大会堂延伸,当全国人民的目光汇成一束耀眼的聚光,当“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定格在人生的卷轴上,74岁的张伯礼心中涌出一首诗:“英雄重如山,荣誉激波澜。几朵小浪花,涛涛百千万。牺牲赴壮志,人民多奉献。抖擞决胜疫,全心为病患。”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专访张伯礼:“弱德之美”是医者的日常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面对记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聊起过去一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没有更轻松,也没有更忙,只是回归了常态”。他一坐下来,三言两语间,话题依然离不开对流行疾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