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3日,被志愿军打得晕头转向的南朝鲜军和美军开始仓惶逃窜。彭德怀命令三十八军继续向军隅里攻击前进,并占领安州、新安州,切断南朝鲜军退路。三十八军立即命令一一二师为前卫,首先夺取军隅里附近制高点飞虎山,阻止逃跑。飞虎山是战略要地,那里是通往军隅里和价川的必经之路。
朝鲜战争中,后勤补给一直是志愿军的一个大难题,尤其是战争初期,志愿军战士们经常要饿着肚子冲锋。虽然他们凭借着勇气、毅力和牺牲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地获得了胜利,但不得不承认,缺衣少粮还是极大地影响了志愿军的战斗力。那战士们缺少食物到了什么程度了呢?
1950年 11月5日,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阵地后,彭德怀命三三五团“就地防御”。飞虎山阻击的任务落在了三三五团身上。尽管第三十八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没能完成预定任务,但这支部队在彭德怀心中依然是拥有很强战斗力的部队。阻击北进的敌人,一旦有差错,将会导致整个战役计划的落空。
1950年10月1日,“联合国军”完全不顾我国的多次警告,大举越过三八线,宣称要在感恩节前占领朝鲜全境,同时美军飞机多次入侵我国领空,对我国边境城市丹东等地区实行轰炸。1950年10月19日晚,我志愿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开始秘密渡过鸭绿江。
如果问志愿军指战员,最不愿意打的仗的是什么仗,毫无疑问,那一定是阻击战。为什么呢?阻击战时,志愿军建立阵地,阻挡敌人的进攻道路或撤退道路,敌人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只能呆在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就成了敌人的“活靶子”,就算是获得胜利,也常常伤亡惨重,如果失利,那就是全军覆没。
1950年11月8日这一天,美军出动飞机80多架,数百门大炮一齐向飞虎山上铺天盖雨的轰击,在飞虎山上进行防御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已经坚守了5个昼夜,此刻,各个阵地,都全部进入了肉搏战状态,嘶喊声和呻吟声在长达5公里的阵地上长久地回荡。
对于抗美援朝,你肯定知道长津湖啃土豆,可你知道有另一场战役志愿军嚼石子冲击吗?1950年11月初,38军连破青川江南岸多座城池,如果38军能快速拿下军隅里、新安洲,那我方五个军便可集体登场,一口吃掉江北所有美军。
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由梁兴初率领的志愿军第38军,按照彭德怀的命令进攻熙川之南朝鲜军第8师。彭德怀与第38军有着很大的渊源,第38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参加平江起义的湘军独立第5师第1团,当时的团长就是彭德怀。
1950年11月初,38军335团团长范天恩借着雨雾的掩护,一番血战后夺下了战略要地飞虎山。在固守的五天时间里,范天恩带领战士们击退了敌军100人以上进攻57次,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军和南朝鲜军遗体四百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