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勃朗宁手枪”或者“勃朗宁机枪”等,但其实“勃朗宁”并不是枪械的名字,而是一个设计师的名字,全名为约翰·摩西·勃朗宁,他出生于1855年1月23日,从小就在父亲的枪械铺中长大,幼年时期就对枪械十分着迷,成年后便成为一名杰出的枪械设计师。
二战期间诞生了好多著名的武器,并且现代化的装备,有不少都继承了当初的技术,那么在枪械类,也有好多出名的型号,尤其是当时被德军号称为“风暴突击步枪”的STG44型,它的设计和技术上就十分前卫,而且“突击步枪”这一理念,一直沿用到至今。
北爱尔兰皇家骑警队,简称:RUC,从1922年-2001年期间,是北爱尔兰曾存在过的一支警察部队,当时巅峰期人员多达8500余人,并且火力配备齐全,那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期,北爱尔兰曾经这支皇家骑警部队的20种轻武器。
《亮剑》是当今最经典、最耐看的抗战题材电视剧,剧中的武器、道具、背景、设定等都很客观。为了纪念经典,今年3月又在原作的基础之上,推出了一部电影版《亮剑》,全名为《亮剑之决战鬼哭谷》,其中有部分是原版人马,但缺少李幼斌和何志军这两大核心演员,虽然有李云龙这个角色,但是由其他人出演。
毛瑟M1932是毛瑟C96的改进型,在上世纪30年代期间定型,又德国毛瑟生产,主要针对出口,德军并没有采用这种手枪,当年在抗战期间的中国却十分受欢迎,该枪发射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可使用10发或20发弹匣供弹,M1932型还多了一个快慢机装置,可以连发射击,最大杀伤射程为100米,也是当时最早的冲锋手枪之一,这种手枪当年国军指挥员和八路军指挥员都曾装备过,这也是当时的主力手枪之一,因为能上20发子弹,还曾被称为“20响”。
一、车辆哈维戴森WLA摩托车哈维戴森也就是哈雷,这个系列摩托车在世界上非常有名,不仅针对民用,早在一战期间就曾被美军采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在上世纪40年代期间,哈雷所生产的WLA型摩托车,其中包括双轮版和挎斗版也援助给了中国远征军使用,一般装备给传令兵或者配发给军官警卫队等。
手枪虽然不是士兵的主要战斗武器,但在战争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武器,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的手枪都很重要,除了军官使用外,其他的特殊兵种,例如:汽车兵、通讯兵、医疗兵、侦察兵、装甲兵、炮兵以及机枪手等,都装备了手枪。
清末至今已经有了160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经历过了多次战争和改革,军队所使用的武器也是从弱到强,在手枪方面先是从引进到缴获、再从缴获到仿制和自主研发,大大小小的不同型号不下三十个种类,在正文中为大家整理出了四个阶段,方便读者们阅读,下面就一起来看详细的内容吧!
“一辆消失的冲锋车,五名警员及车上装备,值多少钱?”2012年,年近四十的导演梁乐民、陆剑青,用五年时间打磨剧本,拍出一部基于“恐怖事件”之上的警匪片:《寒战》。《寒战》直接颠覆了以往的警匪片,将斗争的主战场设置在警察署内部文官与武官的明争暗斗,剧情紧凑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