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31日讯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德州市德城区广川街道岔河社区,83岁的张墨德老人主动承担起照顾邻居的责任,每天帮邻居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早上7点半,张墨德像往常一样,将刚刚买的早饭送到邻居王化兰家。
谭悦华(中)陪刘树青母子聊天。 潍坊新闻网9月24日讯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奎文区潍州路街道星河社区交通监理宿舍的刘树青和儿子都是残疾人,十年来,是邻居谭悦华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母子。而如今,谭悦华已是83岁高龄,身体也不太好,在照顾残疾母子上越发吃力。
3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民政局了解到,近年来,武汉长寿老人持续增多,目前年龄最大的老人107岁。记者查询往年数据发现,武汉90岁以上长寿老人比去年增多,百岁老人也从去年同期统计的420位升至542位。
在最近的一次枫泾镇全员核酸筛查期间,白牛居民区白牛新村的楼组长秀英急急忙忙拨通了居委会办公室电话。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居委会工作人员耐心地宽慰秀英,“阿姨,没事的,我们会上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筛查的,您别急。再说,楼道里也没有电梯,您拿着轮椅也不方便上下楼梯啊。”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这是我自己攒的。攒的多了,也能卖好几块钱呢!”来自常州的83岁的成彩凤老人家门口的角落里堆着一摞纸箱子,这是她最近两个月攒下来的。她说,自己苦日子过惯了,也节俭惯了,纸箱子能多卖几元钱,自己就能多几元钱的收入。
蔡玉珍和王素珍(右)亲如姐妹。昨天是元宵节,北辰区集贤里街瀛洲里社区83岁空巢老人蔡玉珍吃起元宵来格外香甜。让她心里更甜的,是72岁邻居王素珍连续8年的陪伴。“素珍陪我过了8个元宵节,8年来多亏她的照顾,说是邻居,其实比姐妹还亲。”蔡玉珍说。
【好人365 讲述中国人的精彩故事】“好邻居”陈龙珍:七旬老人照顾百岁老邻居50年50多年来,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桃坪乡务科村村民陈龙珍一直照顾着和自己毫无亲戚关系的百岁老人刘应珍,用爱心演绎着平凡的感动,使邻里之情胜过了亲情。
本报讯(记者 李涛)“12月29日,多亏对门的小刘帮忙,我顺利退了快递。”83岁的陈国旺有个日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邻居、网格员对他的每一次帮助。老人搬到西兴苑小区近一年,常受到大家关照。他逐一记下,不想忘记这些美好和感动。
连日来,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在我市部分社区的组织协调下,一些老人与身边需要帮助的邻居自愿组合成“拍档”,通过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以互助式养老的形式,实现老有所伴、老有所养。在南关区桃源街道文庙社区就有6个“家庭互助小组”,辐射带动40余位老人。年近七旬的崔非因为平时乐于助人,被社区选为“家庭互助小组”二组组长。“能帮助邻居解决难题,我心里挺高兴的,感觉很充实、很幸福。”
我婆婆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现阶段婆婆公公跟我一起住,我老公是老三,在村里一般老小结婚晚,老人就跟着一起住。现在老人身体都很健康。现在也不用我们照顾。一般有个头疼脑热这小问题,或者要去开车去的地都是我和婆婆公公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