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憧憬2049年香港“住房问题必将得到极大改善”,到国庆节前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走进“笼屋”称“最根本是解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再到林郑月娥施政报告中提到建设容纳250万人的“北部都会区”,原本无解的香港住房难,有了曙光。
香港的居住环境真的是一言难尽,像一些纳米楼可能还好,但更过分一些的劏房笼屋,那生活条件真的是…整个夏天,谢先生在这间仅有6㎡多的劏房里 ,总共放了4台电风扇,即便是这样,晚上酷热难耐的时候甚至也要去屋外避暑,想想这样的生活,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曾经,有人专门对香港的房价进行过调查,除了小型的公寓、老式住宅以外,有很多人其实是住在状况不佳的劏房、笼屋中的,统计过其租金后,甚至得出了房价高于百姓年收入20倍的结果……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香港最难生存的——笼屋。
外国记者本杰明·哈斯Benjamin Haas在香港加入了退休人员、穷人、瘾君子和罪犯的行列,挤进了这座城市的小隔间。香港是世界上物质最昂贵的城市之一,而在笼屋里住着的则是这个城市里最贫穷的人群之一。笼屋里的居民。
这是一个单位的劏房 住着三个家庭,大家共用一个厨房 平时做饭需要排队,相处多年 大家都默契的配合着,这天是冬至 阿高趁着中间休息的四个小时,争取和家人一起吃饭过节,因为平日工作忙 阿高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吃饭,所以他很珍惜这个机会,他买好菜回家后 和妻子在厨房里行动起来来了,厨房过于狭小 不方便走动,所以两人站在一个位置基本上就不动 需要什么全靠手传,之后 他们就挤坐在床边吃饭,阿高说 他最希望的就是有一个宽敞的空间让一家人好好的吃一顿饭。
棺材房的租客男女老少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大家都负担不起一个可以站立的房间,只好过着弯腰屈膝的日子。在地狭人稠的香港,租金最高的并非山顶豪宅或国际金融中心,而是全港十八区中最贫穷的深水埗。那些隐藏在街角巷尾的笼屋、劏房、棺材房,每呎(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