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尤其是最后两句: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同母的兄弟,用燃萁泣豆来比喻兄弟相残的行为。曹植被曹丕逼迫做七步诗的故事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真实发生呢?
我们在上小学时都学过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知道是曹植的哥哥曹丕为了迫害他,逼他七步作诗,否则就要杀他。学完以后都会对曹植充满同情,同时觉得曹丕简直是太残忍了,怎么忍心对弟弟下如此毒手呢?
成语故事:曹操死后次子曹丕继位。曹丕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觉得先下手为强。夺了三弟曹彰的兵权。此时就剩下四弟曹植,曹丕深恨之。便命令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
诸葛亮一颗谋心,天下无人能敌。而曹操之子曹子建,一颗才心,也是世所罕有。君子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难怪南朝谢灵运说:“天下有一石(dan四声),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然而,曹子建虽是个难得的文豪,却做不了时运俱佳的政客。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七步诗》。相传,作者曹植在曹丕的威逼下,七步成诗,巧用同根而生的豆与萁,形象比喻了兄长曹丕与自己的夺嫡之争的残酷性,千百年来,人们在惊叹于曹植的才思敏捷之时,也无不对曹丕的残忍无情满腔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