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少将就能称得上是高级将领,大多数军人,终其一生也难以评上少将的军衔,就更不用说中将、上将了。一个军人如果能升到上将,那就不光是自己的光荣,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光荣。但在我军历史上,却有两对“父子上将”,老爸是上将,儿子也是上将,而且,他们都姓张。
前几天客栈发了一篇《他的父亲是元帅,岳父是大将,他的军衔却比妻子低一级》,说的是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陈毅和粟裕是最佳搭档,也是亲家,两家人共出了一个元帅、一个大将、一个中将、一个少将、一个大校、一个上校,非常难得。
80年代,杨得志的一张全家福,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得志和妻子申戈军站在最中间,虽然他们此时已经年过古稀,但是看起来仍然精神矍铄,他们两人都是老革命,一辈子共同育有六个孩子,其中五女一男,也许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几个子女长大后也纷纷参军入伍。
杨得志,原名杨敬堂,1911年1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今株洲县)。1928年10月,17岁的杨得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其效力。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曾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委员等职。
引言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55位在战争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此后又有王建安、李聚奎两位将军被授衔,这就是著名的57位开国上将。在这57位上将之中,杨得志有些特别——他祖传黑发,青丝如墨,年逾花甲仍茂密蓬勃,人称“青春不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