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历来都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对苏东坡来说更是如此,海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都有可能成为他的舌尖美食,甚至在一大堆诗人都还在伤春悲秋时,他吟诵的却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他想的是——芦笋、河豚可以吃了!
提起“古代的吃货名人”,袁枚和苏轼都是不能绕过去的代表人物。袁枚不仅喜欢收集菜谱、喜欢跟厨子交朋友,而且无论去谁家吃饭,一定要带上自家的厨子,遇到自己喜欢吃的,就让厨子“死皮赖脸”地拜师学艺。至于苏轼,“资深吃货”的名号跟他“一代文豪”的美誉并驾齐驱,无人能敌。
一位身穿蓝色布袍、发髻高束的消瘦男子,两只手各举起一把玄铁菜刀,右手那只刀略微大些。只见他手起刀落,劈向案板上的五花三层的猪肉。这是纪录片《历史那些事》里的一个片段,虎虎生威的男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演绎的是烹饪“东坡肉”。
肉食者鄙,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在当时意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然而一句针砭时弊的牢骚话,却没想流传后世,成为经典。李渔在《闲情偶记·饮馔部》里解释:当权者油腻吃太多了,在体内“结而为脂,蔽障胸臆,犹之茅塞其心”,直白点说就是猪油蒙了心。
苏轼,字子瞻,魔羯座,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此外还是修桥大师,教师,医师...身兼多职;南怀瑾说他不应该叫苏东坡,而应该叫“苏东皮”。苏轼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123上链接”“最后倒计时五秒钟54321”又是一年“双十一”感觉现代人在直播间买东西如果没点“抢”的本事这钱有时还挺难送出去古代的“带货主播”们就不一样了主打一个慢条又斯理、一生一单品“美食主播”苏东坡这个爱吃又会吃的北宋男人,以一己之力带火了猪肉。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年是牛年。现在说到牛,我们会想起牛气、牛市、吹牛、牛不喝水强按头等词语,会想起牛奶、牛肉、牛蹄筋、牛腱子等美食,却很少有人再想起老牛耕田的景象。事实上,由于机械耕作的迅速崛起,即使是在广大农村,牛耕也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