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制药界与过去100年有何不同?2024年9月8日下午,在由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承办的“2024国际合成生物学创新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讨论了这个问题。通俗来说,合成生物学是对生物体进行再设计与合成,它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
在生物学界,有一个人无论做出多么离经叛道的事情,大家都不会感到惊奇。毫无疑问,Venter的研究引起了极大争议,大多数人认为他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在亵渎生命”,甚至还有人叫嚣着要将文特尔赶出科学界,说他不配做科学家。
·“合成生物学需要从海量的数据库里找基因蛋白调节的原件,如果数据库的‘库存’太少,总有用完的时候,所以数据库的原始创新是不能停止的。”邓子新院士在上海宝山举行的第八届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年会暨2023年新发展论坛活动上演讲。
2010 年的第二代测序仪 IlluminaHiseq2000 单次能产生 200GB 的基 因序列文件,不仅基因测序的速度在 5 年时间里提升了 500 倍,全基因组测序服务的 价格也降至 5 万美元。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1日报道,欧洲科学家已启动一个项目,打算利用合成生物学这一快速发展领域中的理论和实验进展,在实验室从零开始创造简单的生命形式。研究人员打算从无生命的化学物质入手,力求在6年内制造出具有代谢活性且会生长、分裂并展现“达尔文式进化”的细胞。
在我们的世界里,最常见的生态关系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存储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用于植物自身,而多余的部分流到了动物那里。对于这样一个生态系统而言,所有生物所消耗的能量其实都来自太阳,而最关键的一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收集”的太阳能。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汇集生物学、基因组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实现的技术路径是运用系统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以基因组和生化分子合成为基础,综合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生物信息等技术,旨在设计、改造、重建生物分子、生物元件和生物分化过程,以构建具有生命活性的生物元件、系统以及人造细胞或生物体。
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ChemBIC、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涵洋教授课题组综合运用合成化学与定向进化的手段,从随机文库中鉴定了多个具有RNA内切酶活性的TNA序列,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了《自然-化学》上。
01 “合成生命”是可能的吗? 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尿素,虽然并未对“活力论”造成实质性影响,却吹响了反击的号角。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用化学物质创造出一个人造生命。当我们创造第一个合成细胞时,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合成生物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前段时间,中国科技日报社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绿色应用与产业感知调研报告》显示,有57.81%的受访者看好合成生物学技术未来十年的发展。不只是中国,放眼全球,合成生物学方兴未艾。
综合前生命化学和行星早期表面环境演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假定生命起源的环境可以通过比较行星学获得认识,今年,美国哈佛大学Dimitar D. Sasselov教授、加州理工大学John P. Grotzinger教授与John D. Sutherland教授在Science Advances上系统论述了Cyanosulfidic模型是如何与行星早期环境的演化密切相关。
量子生物学融合了量子物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是一门前沿交叉学科,《神秘的量子圣光明》作者避开了艰涩的公式、化学反应、计算和模型,由日常生命现象入手,从量子视角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使非专业读者也得以领略生命活动中量子世界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