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以此篇此章为首,或是偶然,或有深意。孔子极重教学,殆无疑义,《述而》篇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施教必先自学,故学比教更为首要。此章分为三个段落,亦可谓求学的三种境界。“学而时习”指的是初学,时习而所得益多,所知益广,自然内心欢喜。
思考在开始阅读本篇时,可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可以帮助大家从全局上了解这段话: 1)这段话的主语是谁,说的是谁? 2)文中的“亦”怎么理解,为什么要用反问句? 3)为什么要把这一章放在整部《论语》的开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原文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④?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注释①子:中国古代对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②习:“习”字的本意是鸟儿练习飞翔,在这里是温习和练习的意思。
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觉,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大约是孔子最为大家熟悉的言论集了,也是儒家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我们再看后面两句,因为朋友要从远方而来,所以我很高兴,朋友,志同道合者,孔子很看重朋友,很重视朋友的价值,而朋友来了后我之所以高兴的原因,是志同道合者可以交流,可以一起谈论天下之道、社会之道,这在意思上有一个递进,正因为坐而论道,所以朋友来了我才高兴。
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关于学习的思考(一)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名言广传两千多年,给出学习方向指引,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如何解析这句话?学习该如何进行?古往今来众说纷纭,没有相对统一的认识。这里给出一些观点,看能不能建立比较准确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