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皇帝的圣旨都是很权威的,太监到场一挥拂尘,底气十足的一声:圣旨到,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都得跪着,这就代表着皇帝的威严。乔治皇帝看了这道圣旨之后,开怀大笑,这道圣旨现在还保存在英国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乾隆的大名大家都听说过,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堪称“大帝”的皇帝,延续了康熙、雍正的功绩,好歹让康乾盛世有始有终。但跟前两任帝王不同的是,乾隆特别好大喜功,虽然统治时看似海清河晏,但底层百姓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朝政机构也臃肿不堪,一切都只是粉饰太平。
[“山野说故事”又与您见面了,谢谢您的“关注”]购物讨价还价时,商家如果不满意对方还的价格,就会说一句“你是圣旨口啊?”意思是:就这个价格,不能更改?的确,中国古代是皇帝说了算,任何人都不得更改。圣旨就是中国帝制时期皇帝下达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它展示了中国帝王的权力。
众所周知,百年前的鸦片战争,英国为了和中国贸易,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开始殖民侵略中国。然而,早在乾隆年间,英国国王就派遣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想要和中国进行贸易,但却被乾隆皇帝写信羞辱,最终无功而返。
中国曾经作为西方国家非常向往的神秘的东方国度,很多外国人都希望能够来到中国,体会这里的先进与发达。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乾隆曾写给英国国王的一封信,据悉这封信保存在英国博物馆中,全信共976个字,彰显尽乾隆的愚昧无知,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有关内容。
1公元1793年,由马戛尔尼为团长率领的一支700多人的英国使团,来到了中国。他们以给83岁的乾隆皇帝祝寿为名,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呈上了国书。使团带着国王的意愿请求开展通商合作,乾隆皇帝完全拒绝,并写了一封亲笔信带给英国国王。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挨打史,挨打是因为落后,但落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西方国家来中国“朝拜”,想跟中国打交道,是渴望增加交流,希望开拓中国市场互通有无,进行平等交易,是一种宽广的胸怀,是包容的体现,符合时代潮流。
虽然我国在古代的时候是非常繁荣发达的,但是到了中国近代的时候,就是一部妥妥的挨打史,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给我们惨痛的教训。一个繁荣发达的国家,慢慢的走向落后,中间也肯定经历了很多年,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