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5月1日,成都彭州濛阳镇白土河村,十多台翻土机、播种机在轰鸣中行进,数十位种植人员放弃休假,在“五一”劳动节坚守一线,加快推进成都“菜篮子”工程建设。负责成都“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的益民集团旗下中际集团,积极探索在成都周边建设“菜篮子”基地。
10月28日,镇平县侯集镇姜营村丽波粮油公司的近1000亩耕地正式拉开了小麦播种的序幕。“‘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是老话,也是经验,但今年霜降前气温相对较高,小麦出苗后容易旺长,越冬抗寒能力差,遵循县里和镇里农技人员的指导,我们就选择在墒情、温度等因素都比较适宜的时间进行种植。
5月9日,工作人员在对无人驾驶旱直播机进行作业前检查。上午9点20分,一台无人驾驶旱直播机从基地的机库里缓缓驶出大门,出门右转,数十米后左转,直行100多米后再右转,越过一片土地后,进入计划播种的14亩土地中,开始进行丝苗米播种作业。
3月20日,高新区东华学校在教学楼楼顶建设出种植基地,24个菜畦供学生体验种植的快乐,感受劳动的魅力。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每个班分到了属于自己班级的小基地,由家长和老师协力选出属于本班级特色的植物,并在家长的协助下,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将班级“小园地”建设得如火如荼。
当前正是马铃薯播种的旺季。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高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在古交市丘陵干旱山区的规模化种植水平和标准化生产能力,5月30日,古交市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赴岔口乡关头村对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种植试验项目进行调研指导。
当前正是马铃薯播种的旺季。为充分发挥高标准病虫害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宣传展示和推广作用,积极探索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模式,5月27日,市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赴古交市河口镇解家塔村对马铃薯绿色防控示范区进行调研指导。
红色的圣诞帽、亮色的圣诞彩灯、亮晶晶的首饰,一经扫码便被投掷向所属的9个分拣筐之一,站在货架前“播种”的中年男人,一天拣货近万件,平均每3至4秒一件,尽管已经持续站着工作了10个小时,他的动作仍然迅速、准确。
来源:【黑龙江日报】4月10日,在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有机小麦播种现场,农机工人正驾驶着大马力拖拉机穿梭往来,机声隆隆,将一粒粒小麦种子播撒进肥沃的黑土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播景象,正式拉开建设农场有限公司2024年大田播种工作序幕。
但是“玫瑰”的土壤,却一度受限甚至贫瘠。为了女足的未来,为了更多女孩子接触和爱上足球运动,无数基层体育工作者在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风计划”应运而生——帮助全国各贫困地区的乡村校园发展足球,建立女足球队,支持更多乡村女孩通过足球,走出大山,获得更多教育和发展机会。
一个个育秧盘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记者侯明明 摄“你们来体验吧,我们差不多磨合好了。”站在育秧厂门口,楼建德说:“15个人的两条生产线,11个人是新手,花了三四天才磨合好。我们要供应全县一半早稻秧苗,不敢误农时呀!”又一场冷空气,把前两天的阳光挡回云层里。
2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的报道。因为,他坚持了14年的海南八音传承工作,越来越见成效,懂弹的、爱听的人越来越多,这项曾几近失传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了起来。
“南繁”是指每年秋冬季节,将农作物品种带到海南省利用热带地区适宜的光温条件,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代和种质鉴定等活动的方法。海南国家南繁基地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资源。
●带病坚持工作的指战员张国辉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张国辉同志作为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带病坚持工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成为了同志们心目中的一面旗帜和学习的榜样,激励着全体干部职工奋勇争先、迎难而上,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或是各行各业的翘楚。闻令而动、迅速到岗,以青年志愿者身份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因此我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抗疫志愿团队,团队里有各行各业无私奉献的人,包括在读学生,都在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曲赞歌,都在争当“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