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记者从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启动仪式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上获悉,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共同编制的《贵州刺梨功效研究》正式发布。
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2℃~16℃,无霜期200d以上,年降水量700 mm以上的地区,年降水量在 1 000~1 300 mm生长最好,石漠化山地土层要求0.5 m以上,土层太薄的地方不利保水,刺梨生长困难。
刺梨又称缫丝花,蔷薇科蔷薇属的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多分枝,枝密生,树冠呈丛生状,小枝常有成对皮刺。播种于10月采种,去掉果皮,洗净阴干后装袋,在5°C的低温下,贮藏2个月,打破休眠期,至翌年春季3月份进行播种,苗床土最好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加强管理,保持床土湿润,约1个月后即可发芽出苗。
2019年,全省刺梨种植面积176万亩,其种植过程不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保证了刺梨绿色健康,又因营养丰富,每100克鲜果中平均含量约2300毫克维生素C,被誉为“维C之王”。初秋9月,“助农团团”12大产业巡礼正式启动,深入全省各地州市地区,探访有“颜值”、有“气节”,还有“真材实料”的刺梨产业,为各位看官揭秘刺梨种植、刺梨产品、刺梨产业布局等相关产业发展进程。
刺梨并不是一种在哪里都能长出的水果,它生于海拔500~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木丛中,是贵州、鄂西山区、湘西、凉山、冕宁山区等地的天然野果,在贵州省有着大面积的人工种植,算是一种地域性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