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已基本平定南方割据势力,新生的大宋政权也趋于稳定,正当大臣们为其道贺之时,他却忧心忡忡的说: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又何谈统一呢?由此可见,燕云十六州在大宋开国皇帝的心中是何等重要,那么,燕云十六州究竟在哪里?
失去燕云十六州,从此中原王朝再没有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屏障,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一直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燕云十六州才被收回来。那么,燕云十六州究竟在什么地方,他对中原王朝又有哪些深远的意义呢?
史学界的许多学者认为,北宋燕云十六州的缺失,就像一位先天的哮喘病人,被掐住喉咙,最终死于呼吸困难。那么燕云十六州是怎样的存在呢?为什么影响了北宋,乃至后世整个中原?这就得慢慢说道了。燕云十六州的事起缘由:割地之痛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云指大同,燕指北京。
燕云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幽州北面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长城一线,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古语有云,"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岭中有五关,居庸可以行大车,通转饷,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止能通人,
导读: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则出兵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同时辽太宗耶律德光则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为“儿皇帝”,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作为交换条件,后晋天福三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从此燕云十六州纳入辽的版图,但是这却使得中原地
导语:燕云十六州,古代统一或者地方割据政权的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进攻的前线。从春秋开始,燕云地区就已经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重地,修建了最早的燕长城。秦朝统一天下,燕云之地开始设立郡县,修建驰道,以加强与咸阳的联系。
燕云十六州,也就是幽州(北京)和云州(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位于海河流域的北部。中国的汉族人,只要提到燕云十六州,就会想起北宋那段割地、赔款的历史。整个北宋一代的名将、文人,做梦都想收取这个地区。但是,北宋最终是失败的,对于汉家王朝来说,这是悲剧。
唐末,各地节度使脱离唐王朝掌控,割据战开始,加上黄巢起义,本就风雨飘摇的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到430多年后的明代,才收回燕云十六州,拿回对其的统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