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陕西省考古学会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分别为: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长武谢家河遗址、富平长春遗址、宝鸡魏家崖遗址、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西安北里王北宋范氏家族墓地。
央广网西安1月13日消息(记者陈锵)1月13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陕西省考古学会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长武谢家河遗址、富平长春遗址、宝鸡魏家崖遗址、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
1月10日至13日,2024年度陕西考古成果交流会在西安召开,评选产生“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项目。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长武谢家河遗址、富平长春遗址、宝鸡魏家崖遗址、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西安北里王北宋范氏家族墓地等六个考古项目成功入选。
新京报讯 据“西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13日,“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分别是:富平石川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长武谢家河遗址、富平长春遗址、宝鸡魏家崖遗址、隋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西安北里王北宋范氏家族墓地。1.
人民网西安1月13日电 (记者李志强)1月10日至13日,2024年度陕西考古成果交流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以“2024年度考古新发现”为主题,集中展示陕西省考古工作的优秀成果,同时评选产生“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项目。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12月28日,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消息,2024年陕西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出土了200余片卜甲、卜骨,初步辨识出刻辞180字。资料图为宫城南门。
记者10月18日从“发现长安—西安考古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上获悉,2023年到2024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西安长安曹家堡村考古发掘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截至2024年10月,发掘墓葬共计3000余座,墓葬时代包含春秋、战国—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及明清时期。
人民网西安12月28日电 (记者李志强)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4年3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县周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进一步揭示了遗址商周时期的聚落结构,并取得了一系列考古成果。
记者今天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4年3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县周原遗址进行了持续考古发掘。通过“大范围追踪性钻探”与“重点部位针对性发掘”,考古人员发现王家嘴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
记者12月28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4年陕西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又有新进展,发现了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西周时期宫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墙,出土了200余片卜甲、卜骨,初步辨识出刻辞180字,内容有“秦人”等。这是周原遗址的宫城西北角。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月5日披露,2023-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街道张闫村的张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清理房址、灰坑、水井、道路、壕沟、墓葬等丰富遗存,厘清了该遗址自西汉时期聚落址到东汉、晋十六国、北朝、唐宋时期平民墓地再到清
央广网西安12月31日消息(记者刘昱)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4年陕西周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又有新进展。考古人员确认了陕西宝鸡周原遗址西周时期的三重城墙,进一步明确了周原遗址核心区域是西周时期的都城。
来源:陕西发布 近日,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消息:2024年,该院对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小堡子村东南的西汉列侯墓园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近700座,部分墓主或与西汉富民侯田千秋相关,二号墓园墓主可能为田千秋及其夫人。
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成立联合考古队,对位于咸阳市长武县冉店乡谢家河村的谢家河遗址相关区域进行考古发掘。今天(1月13日),长武谢家河遗址入选“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谢家河遗址发掘的仰韶时期房屋基址属仰韶文化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