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很多平台上线了《理想照耀中国》,讲述建党百年以来,40组不同人物的闪光故事。网友评价:“剧本扎实诚意满满,20多分钟一集,把事儿讲清楚了,不矫情不煽情,但很温情”,“这良心国产剧怎么还没爆?”,悦儿就趁吃饭的功夫看了看。
2004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步履缓慢走进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在一个刻有赵占英墓碑前停下来。因为儿子已经早在20年前就已经壮烈牺牲了,从家里到埋葬儿子的地方只有不到四百公里的路,因为家里穷,她一直不能过来看望,这一拖就是二十年的时间。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51年的一天,老人对儿子说道:“我重逢了我的大儿子,他告诉我他的包裹没有被放置在正当的地方,所以我想把他的交给我的东西移到正确的位置。
头OK周末闲来无事,想起曾在川藏线上看到的守路人,心里不由得泛起感动,于是打开网址想要去查阅相关资料,不料打错了字,把“守路人”打成了“守墓人”,这一错不要紧,反而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将错就错”,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庆幸这“错”也是对了起来。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通讯员 陈以琴早上8点,今年87岁高龄的惠州老人杨畅就出门了。他拿着扫把,提着半桶水,来到离家不远的廖仲恺先生纪念园。扫视一下熟悉的碑园,放下手中的东西,然后拿起扫把,开始认真地清扫纪念碑周边散落的垃圾,接着再用布蘸水,细细擦拭碑上的灰尘。
戈壁深处守墓人■刘 辉说起东风航天城,那可是响当当的名字。我国第一枚地地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艘载人飞船都是从这里起飞的。我对这片土地向往已久,很想去看看。去年秋末,因工作原因,我们一行人从嘉峪关坐上开往东风南站的火车,一路向北。
1951年的浙江省,在一座鼓起的坟包前,搭着一座简陋的棚子,谁也不会想到,这竟然是一位老人,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守坟所搭建的,这一守,就是整整22年,但在今天,老农却突然要挖开儿子的坟墓,村子里的人都认为老农疯了,便上前制止,老农怒吼道:“今天这坟,非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