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题:齐白石的“水墨江湖”,如何让外国人一见钟情?作者 李金磊 宫宏宇国画是中国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在世界艺术百花争艳、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国画的发展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国画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如何?如何扩大国画的国际影响力?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国当代插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当代插画设计应传承传统绘画艺术精神,应用中国画的语言形式,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和理念,塑造民族风格。关键词:插画艺术;中国画;应用中国画艺术内涵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西方动物学的研究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开始了,他总结了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得来的动物学知识,并对各种动物作细致深入的观察,记述了450种动物,并首次建立起动物分类系统;到了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C.von林奈提出生物皆有种的概念,奠定现代分类学;而19世纪达尔文凭借他的伟大著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提到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虾,许多人都不陌生。作为中国水墨画的代表,《墨虾》图用寥寥数笔就让活泼灵动的虾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令人过目不忘。在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国国画也走出国门,获得一批外国人的认同和喜爱,并在文化碰撞中不断拓宽其内涵。
张曦文 来源:海报新闻12月19日,山海天举办外国友人“走进山海天”主题活动,来自俄罗斯的10名外国友人走进位于日照山海天卧龙山街道综合文体中心,亲身感受中国农民画和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在活动现场,外国友人们在农民画面前驻足,仔细观赏着每一幅画作。
新华社莫斯科4月2日电 一场精美的传统中国绘画展近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办,吸引众多参观者。特别的是,用毛笔创作的参展画作并非来自中国,而是全部出自俄罗斯画家和绘画爱好者之手。3月30日,人们在俄罗斯莫斯科达尔文博物馆参观中国绘画展。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 (李金磊 宫宏宇)“丹青不染倾城色,水墨却含淡淡香。”提到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不少人惊叹于其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深远的精神内涵。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也给外国人理解和欣赏带来了挑战。“西方人刚接触中国画时可能觉得有点陌生,有点排斥。
尤其在1950 年之后,很多西方人都看中了中国禅宗和山水画所传达的那种宁静、平和的艺术感觉。虽然西方人把中国山水画翻译为“Mountain and Water”,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主题存在,但读起来,还是没那个意境。
7月2日起,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中外观众感受东方美学在展览现场,看展观众络绎不绝,来自荷兰的艺术爱好者玛利亚是其中之一。
潮新闻客户端前些年艺术市场火热,大大小小的艺术家们忙着走市场“赶场”。各种笔会活动、甚至开业庆典也纷纷邀请书画家们出场。短短几分钟、十几分钟,会场就被艺术家们琳琅满目的“大作”铺满了。于是锣鼓喧天、老百姓蜂拥而至,商家快乐,因为赚足了人气,书画家们也是赚的荷包满满、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