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享一个服用沙坦类降压药引起高血钾的临床病例:有这样一名病人,长期卧床,植物人状态,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沙坦类降压药,平时心率都在80次/份左右,有天监护提示患者心率突然慢了下来,在50次/份,而且有长间歇,立即化验了电解质,发现血钾7.0mmol/L,这就是高钾血症引起的心率减慢,停用了沙坦类降压药,并给予10%的葡萄糖+胰岛素、5%碳酸氢钠注射液及呋塞米注射液降血钾,患者血钾逐渐将至正常,心率也逐渐恢复到了80次/分左右,给患者调整了降压药,血钾再也没有升高过。
吃沙坦类降压药,一定要注意这5种副作用,药师告诉你如何避免!面对各式各样的降压药,有一类类便宜效果好,而且使用者超过1亿以上,那就是沙坦类降压药。这类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能很好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而且效果强而有效。这类药物主要有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
吃沙坦类降压药,不重视这4点等于白吃药,还有严重风险发生!控制血压平稳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吃降压药,其中含有沙坦2字的降压药被广泛应用,但对于这类药物的服用方式,究竟疗效如何对于我们身体是否存在危害等问题并不十分了解。
替米沙坦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也是一种长效降压药,可选择性和特异性地与血管紧张素II的AT1型受体结合,使血管紧张素II从受体结合部位解离,从而阻止血管紧张素II的有害作用,扩张外周阻力血管,降低血液中醛固酮水平,减少水钠潴留,降低血压,还可抑制左心室和血管重构,保护血管内
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氯沙坦等沙坦类降压药应用非常广泛,不仅降压效果好、降压平稳、患者耐受性好,而且还能抑制左心室肥厚和血管壁增厚,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比较适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肾脏疾病、心肌肥厚的高血压患者。
对于高血压需要服药控制的朋友来说,名字里带沙坦两个字的降压药,这类药物是临床上高血压用用药的一线药物,也是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药物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之一,但有些朋友虽然天天在吃沙坦类的降压药,但对于药物的疗效如何,用药安全性风险如何控制等问题,却并不那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关于沙坦类降压药的相关用药知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引起血钾升高的降压药主要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三类,沙坦类降压药如氯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缬沙坦等,普利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朵普利等。
高血压病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慢性病,据统计我国有大约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疾病。但是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降压药物种类繁多,患者不能自己随意服用,或者随便调换药物,需要在专业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用药,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最近写了几篇有关沙坦类降压药的文章,发现在后台的留言中,有很多朋友对这类降压药,到底是护肾还是伤肾的问题,很是纠结,有的人说,沙坦类药物能够改善蛋白尿问题,能够有效的保护肾脏健康,而有的朋友则说,这类药物能够升高血钾,会伤肾。实际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患者刘X,53岁,高血压5年,一直规律服用降压药。半年前体力活动后出现四肢乏力,抬脚费力,容易绊倒等症状,休息一段时间后逐渐缓解,但是近来发作的越发的频繁。不做体力活的时候一般一个月发作2次,一旦进行体力活就发作,有时候突然会感觉心动过速。
沙坦类降压药,是目前临床上各大指南推荐用于控制高血压的主流药物和首选药物,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伴有微量蛋白尿,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伴有高血压的人群,沙坦类药物都是首选药物之一。
患者,郑大爷,72岁,每个月过来开氨氯地平高血压药。这次过来开药前,表示最近头晕,胸口闷、心跳加快的现象,怀疑血压升高了,要求给测量血压。经过血压测量后,发现血压处于中度高血压170/100mmHg(毫米汞柱),心率在95左右,属于偏快。
高血压是目前我国第一大心血管疾病,几乎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罹患高血压。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吃降压药,长期吃药,必然逃不过药物副作用,今天要介绍一类降压药的特殊副作用,就是引起血钾升高。沙坦类药物长期应用,要留意血钾水平!
很多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可能在服用厄贝沙坦这样的一个药物,厄贝沙坦,除了降压以外,还可降低糖尿病或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尤其适用于伴有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
女,71岁,身高163,现体重67公斤,曾经长期保持在62公斤左右。慢性肾病4-5期,蛋白尿0.4克全天(曾长期保持0.28),尿量1500毫升(稳定)。今年9月15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7,OGTT2是15.6,血钾升高到6.5,而过往4年体检空腹血糖都是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