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这章历来理解分歧很大,不同的人以及不同时期的人理解都不甚相同。其实这也没什么,文字记录都有差别,何况对于意境的理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该如何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本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原文,而且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对于这两句话,历来都存在着很多曲解和误解,甚至有人将其理解为带有蔑视意味的言语。
2500多年前,老子骑着牛从洛阳一路西行,来到函谷关。当地关令尹喜远远看到“紫气东来”,心情非常激动,希望老子能留下点什么,于是老子取出笔墨留下5000字《道德经》,然后飘然出关。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老子说了一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现在普遍的理解是草扎的狗,用来祭祀的,祭祀完了就随便丢弃了。我觉的不能这样理解。为什么呢?首先这里的仁,就是当仁慈来讲,因为道德经里有一曰慈,二曰勇..而且春秋时期已经有了仁爱非攻的墨家思想,在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中已经产生了仁慈这个词语的文字环境,天地不仁,怎么能当果仁的仁来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