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啥我喝了黄芪水总是头晕、心慌。”王先生患有心衰多年,经常感觉憋气、气短,特别是在夜间睡眠状态下,经常会因此而憋醒,这个情况令他不堪其扰。偶然的一次机会下,朋友告诉他黄芪具有补气作用,让他买一些泡水喝。喝了一段时间黄芪水后,王先生身上的气短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
现在是全民养生的时代,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吃是就是很多人关注的一种。黄芪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不仅如此,我国的一些国医大师也会用黄芪养生,比如朱良春,而且,黄芪还是一味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也贡献出了它的力量。
问:使用黄芪有哪些禁忌?黄芪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味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的中药饮片,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排毒、利尿、生肌的功效,其中以补气最为突出,兼有养肾强身的作用。不过,中医讲究辨证,再好的“补品”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四种情况尤其要慎重。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医家、学者的智慧结晶,而有关中药材的研究和运用,也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药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黄芪这味药材,那么,黄芪究竟是一味怎样的药材呢?
大家好,我是中医教授初杰。黄芪是生活中常见的一味中药,有补气固表、排毒、利尿、生肌的功效,其中以补气最为突出,兼有养肾强身的作用。所以煲汤的时候,有些人会在汤里放些黄芪来养生。再好的“补品”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四种情况尤其要慎重。
然而对于如此好的补药,并非人人都适合,一些朋友表示喝了之后感觉上火严重。首先阴虚的人应该谨慎吃黄芪,这是因为阴虚体内阴液减少,克制不了身体里的阳气,导致阳气偏盛,再加上黄芪本就有补气升阳的作用,就会导致体内火热加剧,引发一系列的上火症状。
黄芪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味中药,因为功效多、应用广、疗效好,自古以来就受到了许多医家和患者的喜爱。中药经典《本草纲目》称其为“气药之王”,明代大医家李时珍称其为“补药之长”,而现代临床医生也对黄芪的疗效赞不绝口,并且是养生保健之人的必备之品。那黄芪对人体究竟有哪些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