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珏 通讯员 赵星)25岁的年轻妈妈小周,望着怀中的双胞胎宝宝又喜又愁——她患有妇科炎症,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好不容易有了这两个粉嘟嘟的孩子,孩子们经过检查均无大碍,只要悉心调养即可。而愁的是,这不足月就出生的宝宝,该如何喂养呢?吃得越多越好吗?
家庭中有早产儿的,从孩子出生之时就应该密切观察,了解早产儿的动作、智力发展,以便在问题出现时可以求医,作出适时的补救,将伤害减至最轻。早产儿需要精心照料,在喂养方面需要增加喂食量,餐多量少,早产儿吮吸力气不足,妈妈要耐心喂养。
自己的孩子早产,又瘦又小,为让他“正常”,妈妈违反喂养规律,过度喂养,结果孩子胖是胖了,但胖得一发不可收拾,“追赶生长”没出现,倒出现“追赶性肥胖”,为将来肥胖、糖尿病埋下祸根。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产妇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大、环境因素等都是造成早产儿出生率上升的原因。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邓国欢)昨日,记者在同济医院早产宝宝联谊会上了解到,大多数早产宝宝的家长都怕孩子会长得太弱小,想方设法给孩子增加营养,导致有的宝宝已出现肥胖症状。家住汉口香港路的小虎才10个月,体重已超过13公斤,丝毫看不出是个早产儿。
早产儿宝宝在出生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特殊护理。特别是宝宝的喂养问题,只要喂养、护理得当,宝宝可以出现非常好的追赶性生长,那么今天Tina就和您说说具体我们应该怎样做?【用什么乳来喂养?】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不能母乳喂养的话要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谨遵医生医嘱。
记者 韩虹丽 通讯员 邢梦娟 早产儿指的是妊娠满28周胎儿到不足37周之间分娩出来的新生儿,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比较高,大多数EUGR早产儿出院前未达到矫正胎龄40周,需要进行营养强化实现追赶生长。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文章大J的话今天这篇文章也是大J通过网络认识的一个早产宝妈写的,是关于她家宝宝出院后第一个月的护理心得。每次大J收到这样的文章总会特别感动,当初的日子有多难,只有经历过的妈妈们才能明白。那时的我也是在网上不断看其他早产妈妈过来人的经历,来给自己打气。
护理:早产儿抵抗力较低,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所以在护理的时候应该要多加注意,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勤通风换气,最好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如果是冬天天气比较干燥,还需要在室内使用加湿器。
早产儿被称为“早到的天使”,在妈妈肚子里不足37周,就迫不及待来到这个世界。据统计,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在7%~8%,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早产儿不仅能存活下来,大多数还都能茁壮成长,但是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宝宝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宝爸宝妈们额外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