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明朝在崇祯皇帝自缢之际,便画上了历史的句号,这是大明王朝的至暗时刻。然而实际上,在距离这一事件的195年前,即正统十四年,大明曾面临过一次濒临覆灭的危机,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竟然落入敌方之手。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的金殿内传来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朝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朝会将决定着大明王朝的命运。朝会的主题很简单:是逃还是战? 一、一个月前,明朝接到情报:也先率领瓦剌军队来犯。
在天顺元年的正月二十三,北京城的百姓们本应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但却都聚集在崇文门外,人群正中一位千古忠臣跪在地上他抬起头仰望这座帝王之都, 想起了多年前自己曾站在身后的城墙上,誓死保卫这座城市但他当时没想到就在这座他曾誓死坚守的城市之下走到了自己的人生终点。
“江山代有才人出”,无论处于什么时代,都有为国为民的忠臣,这是中国人的气节。我们学过很多诗,了解很多人的一生,知道他们的不得志,也知晓他们不能为国尽忠,为百姓做事的愤懑,大多数人为官的初心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才干,辅佐君主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