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类型,属于非生理性二十四小时血压之一,其发作隐匿,不容易被察觉,却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临床上引起夜间高血压的诱因非常复杂,但只要进行规范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夜间的血压状态,从而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
人体正常的血压规律是“两峰一谷”,一般会在上午的8点左右,以及下午的17点左右,有两个“高峰”。这种情况常见于高血压患者,可能是早晨服药,但药效时间过短;长期的焦虑、紧张或是临睡前饮茶、咖啡会造成晚间交感神经兴奋;夜间打鼾者,呼吸不畅引起身体缺氧;还有年纪较大的老年患者,血压调节
一个人24小时的血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血压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短期变异——如清晨起床的血压小高峰,运动和应激导致的血压升高,夜间的血压可因失眠,觉醒以及夜尿等夜间行为而升高,因此,每个个体的24小时血压节律各有不同。
健康问题侦探系列7熬夜也会得高血压?你的心血管系统在报警!初现端倪体检季到了,54岁的张先生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佘山院区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到院后,健康管理专职医生详细询问了张先生的健康状况。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4日讯听说打麻将能预防老年痴呆,这位老人每晚在手机上玩网络麻将,一玩就停不下来,结果导致血压飙升。医生提醒,凡事应适度。72岁的程爷爷患高血压20余年,平时坚持吃药,作息还算规律,血压比较稳定。
我们人体的血压是有明显的昼夜波动规律的,白天高夜间低。凌晨2~3点血压最低,上午6~10点和下午4~8点血压最高,是“双峰一谷”,形成的曲线像一把勺子一样,称为“勺型”曲线。但也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不降,反而升高,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就是反勺型高血压。
在白天,大家总是忙忙碌碌,被工作、家庭、学习压得透不过气来。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终于可以大睡一场,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为第二天补充能量。然而看似美好的夜晚,有时候却成为了一天中比较危险的时候。因为不少疾病喜欢趁着人睡着后开始“作妖”,伤害身体,甚至威胁到性命。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9日讯 一直血压“正常”的陈奶奶不明白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头痛头晕睡不着,她在东湖医院住了3天找到“病根”,不少像陈奶奶这样的高血压患者日常测血压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但往往忽视了夜间血压的变化。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陇院区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华血压有一定的时间和季节规律,一般来说“白天高夜间低”“夏季低冬天高”。但上海高血压研究所近日研究发现,夜间血压正好相反,呈现“夏高冬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