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非常美满而充实的大学生活,也希望在学习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能够超越其他人成为班上的第一名,能够得到同学和老师的信任。但是大学难免会有一些水课,你不想去参加,如果遇到大学水课不想去听应该怎么办?
□刘雯 曾兰舒 刘雯 费梦媛 李圳凤 熊芳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家好,我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曾兰舒,看完刚刚的小短片,有没有唤起你脑海中的某些记忆呢?“水课”一直是大学校园存在的教育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学生们都是什么看法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眼中的“水课”,在课程的内容、过程和师资方面体现出质量缺陷。硕士生是研究生质量评价的重要主体,尤其在课程评价领域,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对各门课程拥有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有资格对课堂教学质量作出评价。
前段时间,多位大学老师反映,这几年来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即使上课,也大多在玩手机、看电脑。说“课太水”,其实说的是老师上课不认真、敷衍,内容无聊、乏味、没营养,主要有这么几大派别:“源远流长派”:一上课就拿出已经乘风破浪20年的PPT,逐字逐句照着念,让学生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感受海量知识带来的眩晕感;
“老师教学敷衍了事,学生上课舒舒服服,期末考试轻轻松松”,这类“你好我好”的“水课”长期存在于大学教育中。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对此非常担忧,他建议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努力挤除“水课”,着力建设“金课”。
尘埃落定之前,同学们奋力拼搏的样子,和大学课堂上,睡觉的睡觉、玩手机的玩手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曾经的拼搏,就只为了那一张入场券而已,有家长亲眼见证了大学生的课堂现状后幡然醒悟:难怪大学生不值钱了,是真没有啥“真材实料”啊。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上课已十年有余,算不上“老司机”“老油条”,但我还是自信我的课堂输出可以令同学们学到一点真知识,或思维的启迪,抑或视野的开拓,近些年我发现我的课堂上同学们的“抬头率”整体不高,尤其是专业课(相较于针对全校学生的通识课)。
大学“水课”多,近九成受访本科生希望学校淘汰“水课”。考试把关不严、课堂纪律散漫被大学生们认为是“水课”的两个主要特点。近期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6.7%的受访大学生直言学校“水课”多,89.7%的受访本科生赞成淘汰大学“水课”。你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