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雄鹰”——追记退役军人、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初春,帕米尔高原,晨曦微露。迎着寒风,记者来到雪山下那个薄雾笼罩的塔吉克族乡村——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提孜那甫村。袅袅炊烟下,3间不起眼的房屋,就是拉齐尼·巴依卡的家。
来源:解放军报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永远的“帕米尔雄鹰”■本报记者 陈小菁 特约记者 张 强 特约通讯员 胡 铮“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拉齐尼离开那天,帕米尔降下了一场小雪,清冷的空气透着悲凉。16年,5840天。帕米尔,是拉齐尼守护的家园。
央广网喀什3月2日消息(记者田彤 吴卓胜 崔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的护边员。从他的祖父开始,三代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在帕米尔高原上为国守边护边。
10月20日,他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守住这里,就是守住了国、守住了家。”不善言辞的拉齐尼,用满腔赤诚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当地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他被誉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最美年华,见证初心,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践行者,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坚定推动者,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代表,是全国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的杰出榜样,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忠诚奉献的先锋模范,是爱国拥军、巡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他真挚火热的初心,闪耀冰山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来源: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郭天恩 、胡 铮、张 强冬日的新疆喀什大地,寒风呜咽,大雪纷飞。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入冰窟小孩英勇牺牲的消息传来,让人们悲痛不已。雄鹰折翅,英雄陨落,永远留在了帕米尔高原的雪山之巅。
站在“帕米尔雄鹰”雕塑之下,环顾四周,举目所及皆是山。如今,光纤入户和大网电进山等惠民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承诺在帕米尔高原开花结果,人与山的关系也在发生跨时代的变化。
提到雪山高原、巡边护边,一定不会忘记那只“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这位新疆红其拉甫边防部队的义务巡逻向导,10多年来,足迹踏遍帕米尔高原边防一线,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称号。他们一家祖孙三代接力戍边71年的故事在当地更是家喻户晓。
从比武场上的无名小辈到众多选手眼中的“硬茬子”,力挫强敌,勇夺第一。陆孟青,好一个“雪域雄鹰”。来自十多支部队的500余名官兵,齐聚喀什军分区创破纪录比武竞技场,围绕战斗体能和实战技能开展激烈角逐,来自帕米尔高原某边防团的下士陆孟青,以155环和893分的成绩分别斩获自动步枪多种姿势射击和战术连贯作业两项冠军,荣立二等功。
来源:中国国防报拉齐尼·巴依卡(右一)为边防官兵当向导。资料图追记 “帕米尔雄鹰” 拉齐尼·巴依卡■丁增义葱岭风声咽,边城朔气旋。冰湖凝热血,勇士化长烟。千里巡逻路,满门赤子缘。雄鹰垂缟羽,托体共山眠。冬日的新疆喀什大地,寒风呜咽,大雪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