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湿热与寒湿两大“高频词”,究竟什么是湿热?近日,为了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湿热与寒湿的区别,了解人体内的平衡之道,谷医堂主治医师王娟开展了一场深度解析湿热与寒湿的内部研讨会,引发周边居民广泛关注。
都知道上火是身体里有热了,那湿热又该如何判断呢?记住这四个字就好了,分别是热,腻,臭,黄。先说热,平时总觉得心浮气躁,喜欢喝凉水来润润嗓子,把热气压下去,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觉得浑身燥热难耐,但是量体温又不发烧,那多半是湿热搞的鬼。
夏季最炎热的时期来临了,最近你容易生气吗?口干舌燥却不是很想喝水,口腔有异味,不敢跟人靠近说话?说到湿热体质,中医最早关于体质的记载,出自于《黄帝内经》: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本港地处沿海地带,气候炎热潮湿,导致多数人的体质偏湿热,尤其春夏季节,湿热更成为很多人不适的原因。很多人会想到舌苔厚,其实舌苔厚只是湿热的一个表现,依部位的不同,湿热还有以下表现︰大肠湿热腹痛﹑腹泻﹑糊状便﹑水样便﹑粘液便﹑便后尚有便意不尽感﹑肛门灼热或痒﹑口苦﹑口干﹑小便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