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杨小娟)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也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近日,两弹元勋邓稼先院士之子邓志平、原电子部六所工程师邓志平受邀到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作《许身国威壮河山 我的父亲邓稼先生平事迹介绍》宣讲报告。
60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之后,中国又接连研制成功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一穷二白、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创造“两弹一星”奇迹的背后,是无数“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的科学家。
记者去过许多次安庆,报道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人文……但这次,是为寻找一个人。邓稼先出生在安庆怀宁,仅8个月大就随家人迁往北京。比起他一生“征战”过的新疆罗布泊、四川绵阳等地,家乡给他留下的记忆并不多。在有些“陌生”的故乡,找一位“少小离家”的故人,很难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在一场持续近3个小时的讲座活动之后,女博士屠小青被这两句诗深深地打动了。两句诗的作者分别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和于敏。
“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正在不断深化和凸显。今年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7月16日,“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在嘉定区菊园新区开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在一场持续近3个小时的讲座活动之后,女博士屠小青被这两句诗深深地打动了。两句诗的作者分别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和于敏。
阳光讯(记者 梁萌)12月8日上午,“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暨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高质量办学成果展”在西安经开区顺利拉开帷幕,活动旨在通过总结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办学十年来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经验,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今天(24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活动在绵阳梓潼举行。开幕式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领域的代表们齐聚一堂,“两弹一星”事业亲历者及亲属代表也赶到现场。
今年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7月16日下午,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在嘉定菊园新区党群服务中心启幕,通过回顾邓稼先的卓越成就和奉献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1980年1月10日,邓稼先被任命为二机部九院(后改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物院”)院长;45年后的今天,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国旗被珍藏于我国核武器事业起航的地方——花园路6号,中物院北京第九研究所所史馆。
出席本次文化活动的领导嘉宾有原文化部副部长常克仁,全国政协原文史办主任李松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开国大将张云逸长孙张晓龙,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康,志愿军研究会会长、开国上将邓华之子邓穗,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分会会长、开国上将李达之女李彤妍,朱德元帅外孙刘武,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开国元勋谢觉哉之子谢亚旭,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之子刘会远,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伍修权之女伍一曼,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滨,开国上将肖华之女肖霞,开国中将李天焕之女李晓芬,开国中将欧阳毅之子欧阳海燕,“两弹元勋”邓稼先院士之子邓志平,原第二炮兵副参谋长戚庆伦将军,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