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在中国海洋大学99岁华诞之际,海大将举行“爱如海大”校友集体婚礼。4月5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了解到,“爱如海大”校友集体婚礼沿用经典设计,为新人们专门定制纪念婚书,以婚书为证,祝愿新人们长长久久,百年好合。
“消失的婚书”,它又“回来”了。近代以来,婚书开始向现代结婚证书过渡。直至新中国成立,结婚证书取代传统婚书,成为婚姻的有效凭证。这一曾代表男女缔结和保持婚姻关系的凭证,眼下又以新的形态流行起来。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婚书因遵行“六礼”而出现,在男女两个家庭的家长间订立。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作者:何勇海“消失的婚书”,它又“回来”了。近段时间,铜质婚书、苏绣婚书、卷轴婚书、折页婚书……一批新式婚书以精美的形态在社交媒体涌现。这样的中式浪漫,是对文化薪火的传承与创新。婚书是古代婚姻当事人持有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婚姻证明材料。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红色的纸张,黑色的墨迹,一纸婚书寄托了新人对婚姻的美好期许。这张婚书出自宋兆炜之手。2个多月前,宋兆炜开始为新人写婚书,至今已为近20对新人书写了婚书词。宋兆炜的本职工作是城桥镇司法所的一名文职人员。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不太懂这两句话,但过去的婚书,常有这两句话。由于这一时期的婚书主要是为了礼仪和记录,大多都是程序化的“应用文”,图案只是用做点缀。婚帖上要写明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籍贯,甚至还有祖上三代的名讳官职、以何人为媒。上面这张清末的“鸳鸯礼书”,即男方大家长写给女方家庭的求婚帖。
【来源:浙江日报】本报讯 (记者 于山 见习记者 汪文羽 通讯员 郑宏亮 胡萍) 10月27日,复旦大学举办“与你共复 百廿好合”2024校友集体婚礼,120对复旦新人在复旦校园喜结连理,由开化纸制作的120份中式婚书见证这一浪漫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