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前,某知名调味品企业引发了巨大争议,起因是其生产的酱油疑似存在“双标”嫌疑:有网友爆料称国内售卖的该品牌酱油含食品添加剂,而国外售卖的酱油零添加,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认为其产品生产是“双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等规定,现将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本市食品安全抽检相关信息公布如下:本次抽检信息涉及6大类食品,包括:饼干、调味品、豆制品、蔬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速冻食品等。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来临,山东省食品质量促进会针对日常生活中几种食品特性小常识作出消费提示:一、关于豆腐:豆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豆制品,它是由大豆或黑豆经浸泡、磨浆、煮浆、点卤、压滤等工序而制成。
3月15日,重庆江津警方公布了日前侦破的一起制售伪劣食品增鲜剂案,为被害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10余万元。2023年年末,江津区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犯罪侦查支队民警接到报警,江津区内一企业购买的食品增鲜剂(呈味核苷酸二钠)鲜度不够,疑似伪劣产品。
“汕头牛肉丸”新标准来了,牛肉含量没超过90%或牛肉与牛筋总含量不达90%的不叫“汕头牛肉丸”。民以食为天。有着“中华名小吃”称号的汕头牛肉丸一直蜚声海内外。新标准一实施,相关词条就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社会热议。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近日,一条“有味道”的执法检查视频,让螺蛳粉的“臭”上了热搜,视频中把“督哥”熏咳嗽的“加臭酱”更是因此“出圈”。爱吃螺蛳粉的网友有点慌:“难道,螺蛳粉的臭味是这样来的?”“加臭酱”到底是什么?能否使用?记者进行了调查。1“督哥”检查评分4.
市市场监管局介绍,近期开展我市食品安全抽检,本次抽检信息涉及10大类食品,包括:调味品、水产制品、速冻食品、罐头、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粮食加工品、糖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饮料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抽检样品共计1614批次,其中合格1612批次、不合格2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