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洋洋 记者 张一帆 济南报道“人类的肠道看起来只是一根软软的管道,但支配它蠕动的神经节多而复杂。当它们发育异常时,肠道就会处于持续性痉挛性收缩的状态,无法正常蠕动、收缩,肠道内的食物残渣无法顺利通过,无法把粪便排出体外,就会发生肠内粪便堆积。
家住荆州区某乡镇的一名51岁男性患者由于患有临床罕见的巨结肠疾病,近期由于排便困难、腹胀等症状痛苦不堪,入住荆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胃肠外科主任庞典付带领金源、石小康等医生团队经过6个多小时手术,10月31日顺利完成切除手术。
2月8日,据长江说法报道,贵州毕节,14岁的小男孩江成患上罕见疾病“先天性巨结肠”,每天需要挂着“粪袋”排便,靠营养针维持生命。江成妈妈在采访中表示,为给孩子治病,已经花费40多万,向亲戚朋友借遍了钱,能贷的款也都贷完,营养针在大医院一天需要六七百元,现在只能在村里的小医院打。
从出生至今,年仅6岁的肖肖(化名)经历了大大小小的22次手术,终于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完成了他的根治手术,于近日痊愈出院。肖肖出生后不久因“胎便不排伴腹胀”到医院就诊,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常见的消化道先天畸形,发病率大约为五千分之一,尤其是东亚地区的黄种人发病率最高。
福州的小张今年23岁,3个月来正常进食,却既没放屁,也没排便,肚子鼓得比怀胎十月的孕妇还大。据王主任介绍,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因为结肠的远端肠壁没有神经节细胞,没法蠕动排便、排气,粪便和积气就“堵”在了近端结肠,把肠子慢慢撑大,形成巨结肠。
近日,在杭州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沈宏伟的带领下,完成了一例罕见“巨结肠切除术”。30年来,只有她知道自己因为这个病遭受了多少痛苦,无数个夜晚因为脏器挤压引起胸闷气闭而失眠,无数次看着美食而叹气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