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是慢阻肺患者最常说的字眼,特别是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赵主任解释到,我们人体的能量是守恒的,当你只能有这么多的能量,能做这么多的功,却把百分之七八十都放在了呼吸上,自然就会没有更多的力量做其它的事情,例如吃饭、上洗手间、走路都会觉得喘得更厉害了,这就是因为患者的身体里没有更多的氧气供给肌肉,而是全都耗费在呼吸上了。
老谢今年68岁,13年前确诊的慢阻肺。当时也一直在西药治疗,可是效果不怎么好。尤其是这几年,恶化的更严重。老谢说:现在我走路,走不了几十米就喘气的厉害,胸口总是闷闷的,一吹风就咳嗽的厉害,白色的痰,很黏,咳不出来。在给他详细看诊后,加上仔细看了他的各项检查报告。
最近有个粉丝问,我是慢阻肺患者,怎么一活动就喘,爬个楼梯都费劲,为什么呀?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器官,它娇嫩脆弱而又结构完善,能够无比精确地从空气中提取氧气同时排出体内的废气——二氧化碳,一生中被无数次的细菌感染和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肺是与外界相通的最大器官,每时每刻与外界发生着联系,一呼一吸之间完成吐故纳新,细菌,病毒,真菌,pm2.5粉尘都有可能随着空气进入肺,到达体内,因此肺是最容易受到外界侵扰的器官,肺的健康对人体至关重要。
一动就喘、运动难以继续是很多慢阻肺病朋友的问题,明明有想动起来的意识,但总是呼吸困难如何开始?王老师告诉我们,很多患者都迫切的想知道如何缓解呼吸困难,但这并不是主要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在减轻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活动起来。
(点击上方视频播放) 最近经常看到这种说法:慢阻肺治不好,所以就不治了!之所以出现这种说法,实际上也可以理解,因为有些慢阻肺患者没少治疗,但是效果可能并不理想,钱却花了不少,久而久之,在经济负担和丧失信心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直接选择了放弃。
日常生活中,总有些关于健康和养生的“小疑惑”,各种说法和偏方满天飞,究竟该信哪个?据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20-3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3.7%,而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慢阻肺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隐藏在众多疾病中。
「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最典型的症状,经过正规治疗干预,很多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会改善、消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金哲医生分享了门诊上两个病例,从两个方面剖析了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的其他原因。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黄钰峰 通讯员 李成修 姜宗延)今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隐匿,往往被患者忽视。
随着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慢阻肺患者达 3.84 亿,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此病。中国40岁以上人中慢阻肺罹患率达13.4%。50岁以上达15.5%。慢阻肺只能控制,但不能治愈。许多患者由于没有正规的治疗,症状逐渐加重。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受访专家: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宋云熙 □主任 王 英本报特约记者 郝智宸如今,慢阻肺已成为一种很常见的呼吸系统慢病,因常年患病,大多数患者已经不把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等症状当做大事。
冬季是我们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常常会感觉气不够用,一动就喘,但是,有一种喘警示您已经具备了危险的呼吸困难症状,如果不及时干预,尤其在这个季节,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急性发作,不仅仅危害肺部,身体的多个器官都会遭受牵连。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气喘,说白了就是呼吸不顺畅,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很多人觉得气喘只是小毛病,忍一忍、歇一歇就过去了,但气喘往往是身体在发出“警报”,它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严重的疾病。
有位网友,通过私信的方式给我留言,说他走路时容易上不来气,问我这有可能是什么疾病?对于他的情况,临床上往往是跟心肺功能的下降有关系,通常考虑肺相关的疾病,比如慢阻肺,除了走路气喘以外,往往伴有咳嗽、咳痰,而且随着活动时间越长,这种喘息的症状越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