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气温越来越高,手足口病发病率也呈现升高趋势,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专家提示,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春夏交替 警惕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疾病。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讯(通讯员:李鑫)清明假期结束,气温回升,即将进入手足口病发病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家长和老师们要重视起来,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尤其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水肿、循环障碍等。
(通讯员:曹仲辉)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粪便、唾液、疱疹液等途径传播,5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每年自3月下旬始,手足口病疫情会逐渐上升,4-7月份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
春夏交替,气温渐高又到了手足口病的流行季得了手足口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手“烂”、脚“烂”、嘴“烂”甚至屁股“烂”(长满水泡、疱疹,容易被抓烂)简直是孩子遭罪、爹妈崩溃!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什么是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