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新的一年里,有很多新的法律法规开始施行,其中就有时隔20多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部法律有何亮点?和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关联?文物为证,山河为颂,铭刻“中国”印记。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昨天(8日)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新增了对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的条款。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第八十一条:国家加强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合作。
2024年11月8日,中国人大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丰邢叔簋于197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藏出土,于1984年11月被盗,流失海外。2023年1月,国家文物局获悉丰邢叔簋现身美国纽约,于是启动流失文物追索程序。文物持有人雷蒙德・金及其母亲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后,同意无条件将文物返还中国政府。
明年“六一”起施行!学前教育法来了学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障学前儿童合法权益,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8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增加“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明确有关区域在土地出让或者划拨前应当先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减少考古发掘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比如“强化文物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权,特别是赋予其行政强制权,明确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群众举报投诉,将文物保护置于各类监督之下。
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朱宁宁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该法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42年前,1982年11月19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文物保护法并公布施行。
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座谈会2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出席会议并讲话。铁凝指出,修订文物保护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是巩固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成果、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学前教育法、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能源法、新修订的反洗钱法、关于修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