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 海 “噼里啪啦”“蹦嘎”……临近年关,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蒸馒头包饺子,请福字贴对联,空中时不时传来小孩子闹年的鞭炮声……这,好像就是以前的“年味”了。 说起放鞭炮,让人不由得想起北宋王安石那首《元日》佳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安徽姑娘小陈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两个月前,她来杭州一家公司实习,并在附近新交付的小区租了房子。本来找工作、搬新家是件很开心的事,可自打小陈搬进小区,几乎天天睡不好觉。(点这里看网友投诉)因为小区业主经常大清早,甚至大半夜都在放鞭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燃放烟花爆竹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烟花绚丽、爆竹响亮,操作不当,却极易引发事故。那么,正确燃放烟花爆竹的知识你又知道多少呢?一起来看看这个科普动漫吧!
新年临近,今年全国各地对于烟花爆竹燃放问题的探讨明显多于往年。过去数年,围绕“禁”与“放”的探讨一直都有,但热度不曾有今年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疫情三年,人们觉得比以往更需要释放自己的情感,希望通过燃放烟花爆竹体会年味,辞旧迎新。这样的心理诉求不难理解。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随便的结果是,节日不再像节日,也不难怪,年味越来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