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我们偶尔会看到人工耳蜗丢失的患者在网上寻求帮助的新闻,网友们都热情回应,表示希望看到的人能够及时交还给失主。耳蜗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价格也相对较高,对患者家庭来说是一笔较大的医疗费用。甚至有网友称"找不到耳蜗就要重新开颅",这个说法到底是否正确?
来源:【海报新闻】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张海振 济南报道2023年3月3日是全国第24个“爱耳日”。人工耳蜗被称为“里应外合”的电子耳朵,已经成熟地运用于治疗神经性耳聋等疾病。那么,安装人工耳蜗的手术是怎么做的?安装后立即就能听到声音吗?安装的费用贵不贵?
人工耳蜗佩戴后注意事项?助听器和人工耳蜗都是电子产品,防水防潮很关键,其次是防摔。夏天天气炎热,易出汗,因此晚上睡觉前应摘下来,把耳蜗外机部件拆开放到干燥盒里,让汗液进行蒸发,防止电子元件生锈。体外机丢失怎么办?
2021年,欣欣、茵茵(化名)这对双胞胎姐妹的降生给她们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不幸的是,姐姐欣欣对于外界的一切声音都没有反应。后来经过医院检查诊断,姐姐欣欣为先天性耳聋。父母为了姐姐的治疗,四处求医,最终在欣欣1岁时,在清远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植入了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一般是重度聋或极重度聋才会考虑这种电子器具,跟助听器是不同的,人工耳蜗有两个部份,体外机由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化为特定的编码,形成电信号,通过电磁线圈发出电磁波,通过磁铁吸附体内机,体内机通过内天线 线圈感应产生电信号,通过接收刺激器——导线——蜗内电极阵列绕过鼓膜 直达耳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耳鼻喉科为一名2岁双耳极重度耳聋女童成功开展双耳人工耳蜗植入术,这也是金山区开展的首例双耳人工耳蜗植入术。2岁9月龄的小爱(化名)先天内耳发育不良,经就医检查,被确诊为双耳极重度耳聋。
受访专家: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吴祖良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炳钰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海南、上海、浙江等我国10多个省份、直辖市已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报销比例可达70%~90%。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郑州全城寻找的3岁儿童的人工耳蜗找到了",让人在欣喜之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人工耳蜗丢失,需要开颅才能重新做匹配?在电子设备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方式是不是太过低效且残酷了,有没有其他更有效的的办法更换耳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