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相传在明朝初年,有一北方人到化州任县太爷,他长年累月喘咳痰多,每晚都要衙役煎药服。有一个夜晚,因为风雨交加,衙役懒得到外面取水,便在庭院内金鱼池里取水煎药给县太爷服。县太爷服后顿觉心胸舒坦,喘平气顺,痰消寝安。翌晨,县太爷一再追问原委,衙差推搪不过,便将真情禀告。
记得上次我们回到化州市参加一中百年校庆的时候,见了以往的老师,一见面老师就问,现在做什么工作了?“俺是卖化州橘红的”,“不错哦,发扬我们大化州特有的特产,非常不错,我们老师也常常喝,说话太多都得了咽炎”。那么我们来查询下为什么?
核心提示:"橘红"与"化橘红"是有差别的,橘红是移植外产的,化橘红是由化州本地直产!化橘红未采摘时,如上图.下面介绍我们本地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化橘红简介化橘红(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即化州橘红,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小编的家乡在广东省化州市,粤西茂名的一个县级市。近年来化州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大程度得益于李彩娇(《外来媳妇本地郎》一角色)的宣传,但与其说是宣传,不如说是抹黑吧,她那在电视剧中蹩脚的化州话简直是对正宗化州话的恶意扭曲。以至这几年来刚认识的朋友都会来一句:“化州的?
首先将橘红、生姜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15分钟,取药液,按上法共煎3次。几味药合用,可帮助化痰止咳、预防感冒,对治疗风寒感冒有一定效果,主药橘红作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适合咳嗽、有痰、哮喘、支气管炎、咽炎等人群,对雾霾天气引发的呼吸道问题也有一定效果。
423年化橘红落户化州,1381年,明朝永乐年间平定广福寺前所产化橘红被钦定为朝廷贡品。1616年,《高州府志》:“化州橘红唯化州独有”。自此化橘红定名。1985年被《中国药典》一部正式收载。2000年时,整个化州地区一共只有几十棵化橘红果树,几近毁灭。
中药材橘红与化橘红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包括从事化学成分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药品生产、药品销售人员也分不清,化橘红是广东化州市的特产,它的生产和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列为宫廷贡品,2012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年还被列入《美国药典》。
主要成分化橘红、百部(蜜炙)、茯苓、半夏(制)、白前、甘草、苦杏仁、五味子。性状本品为棕色的液体;气芳香,味甜、微苦。主要功效理气祛痰,润肺止咳。适应病症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见上述证候者。规格6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