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桂林2月1日电(蒋丰慧)“春来日子好,春来日子甜,对对的燕子飞在那边天……”1月31日,在广西桂林市大河乡大村村,孩子们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传承人秦志平的舞步,学唱起彩调《四季天》的唱词。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桂林医学院把赓续红色基因与传承非遗文化紧密结合,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联合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广西彩调代表性传承人、广西著名彩调表演艺术家覃明德团队,于 6月17日晚,在临桂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感党恩 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彩调专场文艺晚会。
桂林艺术节彩调 京剧 渔鼓展演活动今天在中心广场举行,来自我市的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表演了《油茶情歌》《沙家浜》等精彩纷呈的经典曲目,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作为本届艺术节的一项内容,本次展演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中新社桂林9月21日电 题:广西彩调:活跃在乡间田野的快乐剧种作者 周利朔 蒋丰慧 欧惠兰潘玉芳背着道具爬山,饿了就摘野柿子吃,七八个小时后才到桂林市永福县广福乡德安村。在黑暗中,潘玉芳看见村民自带板凳挑灯,等待演出开始。那是20世纪80年代,永福彩调团徒步赴偏远村屯唱戏。
彩调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戏曲剧种之一,又被称为“草根艺术、快乐剧种”,其蕴生于桂林山水间,或轻快、或婉转的旋律承载着许多人的乡愁。彩调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历经400余年的浮沉变动。以永福彩调为代表的桂林地方戏曲剧种,如何在新时代探寻新的传承、发展路径?记者走进永福一探究竟。
25日,2024年桂北民间戏曲展演在临桂枫林广场上演。来自柳州市柳江、鹿寨、三江县,河池市宜州区、罗城县及桂林各县区的23个剧团、160多位民间戏曲爱好者参与本次活动,8位国家一级、二级演员,国家、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现场点评,为市民献上了一场阵容豪华、档次极高的民间戏曲盛宴。
“那嗬嗨,调子一唱喜洋洋。”近日,在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崇山古村落的水上戏台上,民间的彩调传承人正在为村民进行庆中秋迎国庆的彩调展演,现场还有数台手机架在三脚架上,同步进行网络直播。彩调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戏曲剧种,旧称调子,主要分布于广西桂林、柳州、河池等地。
12月13日,七星区文艺展演上,老年艺术团体在台上尽情展示舞姿,现场氛围十分欢快而热烈。 记者张苑 摄本报讯(记者陈静 张苑)12月13日,作为本届桂林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桂林地方文艺系列展演活动持续进行。当天,七星区、永福县分别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两场风格各异的演出。
“桂林人迎客酒说话,桂林人待客歌当茶……”不久前,桂林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走进首都北京,当熟悉的彩调《刘三姐》在有700多年历史的北京南锣鼓巷唱响,迅速引发了路人围观,大家南腔北调,你唱我和,好不热闹欢乐。“我是在2002年的时候去的桂林,印象非常好。
日前,桂林市资源县消防救援大队在第30个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调整宣传思路,更新宣传模式,联合当地文艺团体编写消防彩调,将家庭防火常识和火场逃生自救技巧等知识编入表演,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彩调方式演唱出来,向乡亲们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接地气、入人心,老百姓喜欢听、记得住,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