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或“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成语 来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之状;还用“投鞭断流”这句成语来形容势力强 大。岂不知这两句成语,都是从淝水之战中产生出来的。那么,历史上著名 的淝水之战是在哪儿展开的?它的发生过程和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中国历史上,但凡一提到以少胜多的战例,一般都会提到这几个著名战役,按历史顺序分别是巨廘之战,2万打40万,官渡之战,2万打10多万,赤壁之战,5万打20多万,但最牛的,还是淝水之战,以8万打97万,这个兵力的比例,后来的李世民以3500人打对方10万似乎可以一比,但规模之大,淝水
秦、晋对崎着,显然,晋弱而秦强。朝臣中附和者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以强秦伐弱晋,王师所到,有征无伐,一定成功!”持异议者甚众,说:“晋虽微弱,君臣和睦,内外同心,民为所用,且据长江天险,伐之未必有功。”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南北朝对峙之前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八万将士击溃八十余万敌军,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
“诗言志,歌咏言”,自然界的一切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莫不“一枝一叶总关情”。飞禽走兽,管弦丝竹,发其声而动其情。朱光潜说:“有些声音是响亮清脆的,容易使人联想起快乐的情绪;有些声音是重浊阴暗的,容易使人联想起忧郁的情绪。” 1.蝉声 蝉声幽怨,易使人惆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丨姣姣洛月编辑丨姣姣洛月前言嘿哟,各位朋友!咱今儿个可得好好唠唠这传承千年、博大精深的生肖文化,那可真是咱老祖宗留给咱的无价之宝啊!